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得孔子欣赏的“模范生”子夏

(2008-03-04 10:55:21)
标签:

杂谈

分类: 编导手记
   孔子很少称赞自己的学生,但是有一次他居然公开说有个学生能够给他启发,这就是子夏。子夏比孔子整整小了四十五岁,却能做到这一点,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在《向孔门弟子借智慧》系列的录制中,傅佩荣先生为我们细述子夏的智慧。  

  子夏对孔子的思想和言行理解得非常深刻,且善于对话题进行延伸。有一次子夏向孔子讨教《诗经》中“巧笑倩兮,眉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意思,孔子说指一个女孩子丽质天生,笑得很好看,眼睛滴溜溜转得很漂亮,如果再穿上白色的衣服,就更加绚丽了。本来讲到这里就非常明白了。但子夏又问了一句话,立刻将问题提升到很深的境界,他说:“礼后乎?”意思是说是不是人生下来本来很单纯,很美,后来礼加到人身上,这些美就通过礼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他的话立刻就得到孔子无所保留的称赞。

  子夏个性比较内向,喜欢独立思考问题,时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其他弟子如果对孔子的教诲不理解就来问他。孔子有个学生叫樊迟,这樊迟请教孔子什么是智慧?孔子说知人,就不说了。樊迟听不懂,就去问子夏。子夏说老师这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像舜一样当了天子,把皋陶提拔出来,好人就出头,坏人就离开了,商汤把伊尹提拔出来,坏人就离开了。所以你能够知道谁是好人,你把好人提拔出来,天下自然就上了轨道,这就是智慧。这是子夏对孔子思想的合理发挥,讲的很深刻,深得孔子欣赏。

  和曾参一样,子夏也是一个善于反省自身的人。很不幸的是,他的儿子比他先死了。儿子死了之后,子夏哭的很伤心,眼睛都哭瞎了,曾参来劝他,他说你这样子不对,儿子死了哭的眼睛瞎了,你父母死了眼睛都没有哭瞎,你这样子不是情感上,太不能够保持中和吗?子夏静下心来认真一想,也承认自己错了,尽管依旧很伤心。

  汉代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子夏一系传授下来的,如东汉徐防说过:“《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 (《后汉书·徐防传》)这里就认为,“六经”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子夏的传授。他对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继承和传授有特殊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