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大学教授做客新杏坛  细述颜回快乐经

(2008-01-10 10:43:05)
标签:

文化

 

“快乐是你自己要去决定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快乐。”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在《新杏坛》栏目录制《向孔门弟子借智慧》系列时现场如是说。

在纷繁复杂的今天,很多人因为忙碌,因为焦躁,忽略了内心的感受,也远离了快乐。马斯洛需求动机原理曾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在物质发达的今天,人的快乐更多来自内心的满足。穷人可能不快乐,富人也可能不快乐。快乐,在很多现代人眼里成为奢求。


颜渊,孔子的得意门生,是一个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勤奋好学之人。为世人敬仰的孔子也多次称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不仅是孔子,后代对颜回的评价也很高。在关汉卿的《窦娥冤》中有“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文中提到的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

傅佩荣先生在《向孔门弟子借智慧》系列的第一讲就拿出了颜渊,向他学习快乐。傅先生分析颜回快乐的原因,是因为儒家更关注于内心,把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性就大为提高,那么内心就会腾升满足感。并且颜回具备了君子的品质:心胸坦荡、泰而不骄、和而不同。对周围的人不苛求,不攀比,自得其乐。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系列是新杏坛栏目最新推出的系列,将会向大家介绍孔子的十位弟子。曾师从著名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的傅佩荣教授将从人性特质来分析这十位极具特点的人物,站在人性的高度来关照他们,以深厚的哲学积淀破解人生密码。

112日(周六)上午1030(周日晚间22:40重播),山东卫视《新杏坛》将为您奉上《向孔门弟子借智慧》的第一期——《向颜回学习快乐》,敬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