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杏坛
新杏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59
  • 关注人气:3,9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零:孔子是一个音乐修养很高的人

(2007-07-03 16:07:03)
 

    7月1号,北大教授李零与山东电视台《新杏坛》栏目组一行,来到临淄,史料记载,孔子曾在此闻韶乐,同时,这里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三月不知肉味”这一典故的出处。在临淄故城东南的韶院村“孔子闻韶处”,李零先生说,孔子是一个音乐修养很高的人。

    临淄古名“营丘”,是周代齐国的都城。齐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和孔子的父母之邦鲁国一衣带水,孔子曾在此向齐桓公进言、与管仲交游;另外,孔子曾在此师从师襄子,学习鼓瑟。也是在这里,孔子接触到了韶乐,对韶乐赞美有加。《论语·述而》有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李零先生说,孔子的音乐修养是很高的。他不仅自己可以击罄、鼓瑟,演奏音乐,而且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论语·先进第十一》中有云:“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当年,孔子给学生上课,也很有特点,常常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李零先生开玩笑说:“就和小崔当年的《实话实说》那样。” 李零教授指出,孔子上课“弦歌之声不绝于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当时社会风气使然。当年的诗不是说的,而是用来唱的,而且还作为外交辞令使用。很多情况下,大家熟知的诗成为交流的前提,或者不方便明确说的意思可以用诗委婉表达。

    另外,孔子还曾下功夫整理、修订当时的音乐,对那个时代音乐的保存与流传起到重要的作用。《论语·子罕》载:“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李零先生还介绍说,孔子对音乐的教化作用非常重视。《论语·先进第十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子路第十三》中也提到:“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所以,研究“乐”,是研究孔子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