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破天惊——天降怪石》

(2010-02-11 00:52:32)
标签:

玻璃陨石

火流星

肥乡县

娱乐

分类: 拍案惊奇

《石破天惊——天降怪石》

 

村民:“他跟我比划说是天上掉下来的,呼这西边就一道光,没光根本看不见,来了以后就发现这有两个大坑,晚上来的,拿着手电一照就是2个坑,坑外面就散落着大块(石头),大的有这么大!”

 

村民:“那个石头什么样?像个蛤蟆,后面还有两个腿”

 

村民:“土都烧成红专色了,当时天气怎么样呢?阴天,毛毛雨。”

 

主持人:欢迎您收看科教频道《魅力科学》,我是卢迪。刚才片子中的几位都是河北省肥乡县中油胡寨村的村民。2010年1月19日,河北一家媒体称当地有人目击了陨石落地的全过程,并且还找到了坠落到村子附近的陨石珍贵标本!北京天文馆工作人员闻讯立即组织了一支特别调查小组,在陨石目击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展开了行动。我们《魅力科学》的记者也在当天就收拾好行囊,和天文馆的专家一起,直奔陨石坠落的第一现场!

 

【2010年1月22日上午9点 北京天文馆】

 

张宝林,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有着多年陨石搜寻经验的他知道,一块品相较好且有明确记载的陨石,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能达到100美元一克。而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村民捡到的陨石标本数量众多,那么其巨大的经济价值一定会让很多陨石倒卖者蜂拥而至。如稍有耽搁,可能就会与陨石标本失之交臂,从而丧失一次珍贵的考察机会。因此在简单的准备之后,记者和张宝林便马上奔赴目击发生地:河北省肥乡县中油胡寨村……

 

【2010年1月22日下午4点 河北省肥乡县中油胡寨村】

由于之前听说好的陨石价格非常高,所以当地的村民开始并不愿意将自己的陨石标本拿出来。直到村支部书记肖万文听说了记者和专家是特地从北京前来调查陨石的,这才小心翼翼地给我们拿出了村民们第一时间收集上来的陨石标本!

 

由于之前没有任何电视媒体对此进行报道,我们《魅力科学》的摄像记者在第一时间拍摄下了这一组珍贵的镜头!这些珍贵“陨石”标本也是第一次在电视上披露!

 

记者还没来得及完成拍摄时,肖万文又拿出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一袋黄土,据他介绍说,这是一些还没有来得及清理干净的陨石……此时,面对这样一袋标本,张宝林并没有急于清理残存的黄土,而是采用了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令在场的人吃了一惊。

 

记者:“您这是干吗呢?闻什么呢?”

张宝林:“我就打算从多角度进行勘察,来得到一些资料。(那您闻到什么了么?),燃烧的糊的味道还是有的,(能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物体在土壤里经过了一个很高温度,燃烧过”“现场如果有木枝子的话,一定是被烧糊的”

 

就连记者也没有想到,刚刚到现场,张宝林就语出惊人!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如此的判断呢?这些奇怪的石头,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陨石呢?

 

北京天文馆工程师张宝林 :

陨石实际上就是太空当中的大气层以外的

一些小的星体

一些体积比较小的小行星也可以

因为某种因素进入了地球大气层

和地球大气层摩擦

发光发亮产生了这种流星的现象

流星没有燃烧完落到地上就叫做陨石

 

张宝林告诉记者,实际上我们通常看到的流星就是陨石在空中燃烧所造成的。那么肥乡县掉下来的石头,会不会就是没有燃烧殆尽的陨石呢?土壤中被烧糊的味道是否就来自于此呢?这时张宝林的回答又一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张宝林:

真正的陨石落地呢

在据地面12公里到10公里左右的距离就不发光了

再往下降它是不发光的

因为它已经降温了

因为陨石它在落地的时候是不发亮的

它应该是非陨石的一种物质

 

不是陨石!谁也没有想到,张宝林刚刚见到这些石头,就对它的陨石身份产生了巨大的质疑。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陨石落地时通常都已经降温了,那么它周围的土壤是不可能被烧糊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张宝林一上来就要用鼻子去闻的原因。

但是同时张宝林也告诉大家,尽管初步判断这些石头不是陨石,也并不代表它们与陨石无关。因为通过观察,他觉得这些石头,很像是一种不被人熟悉的“玻璃陨石”!

 

主持人:玻璃陨石?我可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我们《魅力科学》的记者也翻阅资料后发现,陨石基本上分为三类,石陨石、铁陨石和石铁陨石,其中并没有提及玻璃陨石。那么这个玻璃陨石又是什么东西呢?

您看,这是我们的记者找到的玻璃陨石的珍贵标本。我们从外观上看,无论是质感还是硬度,所谓的玻璃陨石都非常像我们平时见到的玻璃。而记者从现场取回的样本,其中间部分的确很像融化后又凝固上的玻璃。所以经过初步的判断,张宝林觉得肥乡县发现的这些石头,并不是陨石,而很可能就是这种玻璃陨石!那么怎么判断玻璃陨石呢?它和外太空来的陨石有什么关系呢?

 

2010年1月19日,河北省肥乡县发生了一次陨石目击事件,当地不但有村民看到了这一奇观,更有人捡到了传说中的陨石。经过一番调查,北京天文馆的陨石专家张宝林否定了这些石头是陨石的可能,而给这些石头定义为玻璃陨石。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石头呢?它和陨石又有什么联系呢?

寇文,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常年从事陨石的收集和研究工作。

寇文:

玻璃陨石应该不是陨石

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现在比较流行的理论就是陨石啊

落地以后和地面的物质相撞以后

由于高温高压啊

它把地面的物质给融化了

而形成的物质就是玻璃陨石

 

换句话说,即使这里的石头不是来自外太空的陨石,但由于它们的出现,很可能意味着附近出现过陨石撞击地面的情况。因此寇文觉得,在它们周围很可能会发现其他陨石!这样的猜测让人不禁想起发生在一个月前,北京市区出现的那次“火流星”目击事件!

 

2009年12月16日晚,北京市的很多居民都在西南的天空中,看到了一个难得一见的天文现象,北京天文馆科普部助理研究员李昕就是其中一员。那天晚上10点钟左右,李昕刚刚结束了当天的天文科普活动,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了令他至今难忘的一幕!

 

李昕:

晚上10点多

我们去平谷开展天文教学活动

晚上开车回来

到北四环的健翔桥

健翔桥上由东向西的这个方向

大概在健翔桥上的时候

我在驾驶室里的前风挡玻璃上

就看到上面有个亮点在快速的滑动

后来越来越亮然后爆炸了一下就消失了

 

李昕看到的,正是后来备受媒体关注的那颗被认为掉落在北京百花山附近的“火流星”。凭借着天文工作者的直觉,李昕第二天一早就在天文馆的一个监控录像中,找到了一段记录这颗火流星的珍贵视频资料!

 

李昕:

看到以后并不意外

因为只要有的话

这么亮肯定能拍下来

但还是很兴奋的

因为能有一段视频记录下来不容易

 

欣喜之余,寇文和李昕马上对录像进行了分析……这颗火流星的落地方位也很快被确定下来!

 

寇文:

我通过这一个录像

通过这一个地点拍到的东西呢

我至少能够算出来它这个落点的方向

比如说正西偏多少度

一直这一条线下去它肯定是落在这条线上了

 

尽管确定了陨石落地的方向,但是寇文也告诉记者,在这么大范围内寻找陨石,还是如同大海捞针。在“火流星”现象发生一个月后,天文馆的工作人员和陨石爱好者曾经几次去山西等地寻找这颗陨落的“火流星”的下落,但至今未果。

那么,时隔一个月,河北省肥乡县发现的这些“玻璃陨石”,会不会是上次北京“火流星”的后期坠落物?这两起天文事件之间是否存在着什么关联呢?

 

李昕:

时隔这么长的两次

假如说这两次都是火流星的话

他们之间几乎是没有关系的

 

主持人:尽管专家认为在肥乡县发现的这些玻璃陨石和北京的这次火流星事件没有关系。但张宝林觉得,在这些石头的发现地,应该还能找到其他的线索,其中也不排除找到其他陨石的可能性。因为张宝林告诉记者,每年掉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就会有两万多块,而被人们观测到并找到的仅仅只有几十块而已。所以,在肥乡县会不会有陨石出现,还要到现场看了再说。并且,这些村民口中从天而降的石头到底是不是玻璃陨石还仅仅是个猜测,因为要想知道这些石头的最终成因,还是要知道石头落地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目击者的描述非常关键。然而要知道,目击陨石落地的几率和彩票头奖的几率几乎一样,那么村里有没有这样的目击者呢?石头的身世之谜,能否就此解开呢?

此时,中油胡寨村的村支书肖万文告诉记者,他的外甥肖振国,正是这次天降怪石的唯一目击者!

 

几经周折,《魅力科学》的记者找到了河北省肥乡县中油胡寨村“陨石”坠落目击事件的唯一一位当事人——肖振国。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唯一的目击者,竟然是一位聋哑人。

为了更加具体的了解陨石落地时的状态,记者和专家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勉强复原了当时陨石坠落的情景……

 

2010年1月19日下午5点钟左右,肖振国正在地里干活。忽然间,一道火光砸向地面,在他不远处留下了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大坑。他当时被吓出一身冷汗,转身跑回了村里,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告诉给叔叔肖万文……

而由于无法正常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肖振国只好带着叔叔和村里几位胆子比较大的人来到了事发地......

 

村民:

他跟我比划说是天上掉下来的

呼这西边就一道光

没光根本看不见

来了以后就发现这有两个大坑

晚上来的

拿着手电一照就是2个坑

坑外面就散落着大块(石头)

大的有这么大!

 

村民:

那个石头什么样?

像个蛤蟆

后面还有两个腿

 

村民:

土都烧成红专色了

当时天气怎么样呢?

阴天

毛毛雨

 

外形酷似蛤蟆、出现时伴随闪光、落地后仍然有高温等等这些村民的描述让这些从天而降的石头显得更加神秘。中油胡寨村是河北省邯郸市附近的一个小村落,当记者和专家来到这里时,正值这里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记者李昂: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

就是村名所说的陨石着陆的地方

当地村民告诉我们

这里的温度可以到达零下10度左右

在这样的温度下

这里的土壤已经是冻土了

非常的坚硬

那么我脚下

就是村民所说的陨石落地时所砸出的这个坑

虽然已经很久了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个坑非常的深

 

张宝林:

可以看到这里的土已经是冻土了

非常的坚硬

我用铲子这么用力的铲

都是铲不动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张宝林觉得如果能在这么坚硬的土质上砸出这么深的坑,说明这块石头的体积应该不小。并且之前在村委会看到的标本材质疏松,遇到这么大的冲击力一定会发生碎裂。因此张宝林判断:在这附近,应该还有没被发现的石头标本!

 

村民:“这边这边!还有!”

赵宝林:“你看它这边都把白薯烤熟了,这下面是白薯地,石头下来把这些白薯都烤熟了。”

 

果然,在这两个大坑的不远处,村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怪石,这些石头看上去和之前村里收集到的怪石非常相似,并且体积很大!这让在场的人非常兴奋,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主持人:我们魅力科学的记者,甚至连天文馆的陨石专家——张宝林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寒冬腊月里的河北之行取得了前所未料的收获!当调查进行到第二天,竟然会有转折性的大发现!那么村民们在地里相继挖出了什么?这些东西对解开肥乡县的从天而降的怪石又什么帮助呢?明天的节目,我们将为您独家揭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