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失的妻子》

(2009-05-26 18:20: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拍案惊奇

《消失的妻子》

俗话说,两口子过日子,没有马勺不碰锅沿的。可杜峰和王颖这一对原本恩爱的夫妻,在一次争吵之后,妻子却突然不知了去向……那么,在王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请来了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院长左芷津,用物证鉴定的科学手法为我们剖析这个神秘失踪的案例……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这如画一般的季节。此时,一个男人故不上欣赏这春天的美景,焦急的寻找自己失踪的妻子,搅得街坊四邻不得安宁……

任凭这个男人怎样寻找,都不见自己妻子的踪影……情急之下,他只能打电话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

 

失踪的这名女性名叫王颖,今年30岁,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遇到失踪的案件,通常分两种情况判定,如果这个人是流动人口的话,可能会当作一般的失踪案件对当事人进行寻找争取与他取得联系;如果是固定人口,又长时间的无法取得联系的我们一般会怀疑是命案。因此,警方怀疑,王颖很可能已经遇害了……

 

调查过程中,警方首先走访了王颖的邻居,邻居反映,王颖失踪前曾经与丈夫发生过激烈的争吵。

那天,王颖正在家化妆准备出门……

杜峰:你去哪?

王颖:不去哪,出去走走?

杜峰:出去走走?你是不是又去见那个人?

王颖:你别无理取闹了,我和他已经没什么了?

杜峰:没什么,你当我是傻子还是瞎子?我什么都知道了,你还在骗我,你究竟想折磨我到什么时候!

王颖:杜峰你弄疼我了!

 

根据邻居的描述,王颖和杜峰争吵得很凶,而且还动了手,那么会不会因为感情破裂导致杜峰气急败坏而杀人灭口,而后又为了转移警方的注意力,隐瞒自己的恶行而虚报案情呢?

 

王颖的丈夫杜峰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虽然钱挣得不多,但是人还算得上朴实。通常情况下,命案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财产纠纷、和感情纠葛。据警方调查,杜峰在王颖失踪前后,以出差为名长期不在家中,据此推断,杜峰杀人毁尸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如果杜峰是凶手,那么王颖的尸体又在哪里呢?

 

杜峰拒绝承认自己杀了人,警方随即展开了进一步的调查。经过核实,杜峰当天确实和同事一起出差去了,并且两个人一直在一起……这样以来,杜峰似乎并不具备杀人的时间和条件。那么,如果王颖已经遇害,又改如何找到她的尸体,并确定凶手呢?

 

杜峰杀人的可能性被排除以后,案情再度陷入了僵局。其实王颖被害只是警方的一个推断,因为前面我们说到,固定人口如果长期无法取得联系,我们一般都会怀疑是命案。于是,调查进一步紧锣密鼓地展开……在调查中,警方得知杜峰王颖之间有一个第三者,那这个人究竟是什么人呢?他与王颖又有着怎样非同寻常的关系呢?王颖现在的失踪和这个人又有着怎么的联系呢?

 

杜峰争吵中和妻子提到的“他”,是王颖公司的老总陈伟。据同事反应,陈伟和王颖关系暧昧,两人在公司也毫不避讳。与此同时,警方在王颖的办公室里,也找到了她私藏的一本日记! 日记中纪录了王颖和陈伟之间的感情纠葛……

陈伟的出现,无疑给警方提供了一个新的调查方向!那么陈伟与王颖的失踪有着怎样的联系呢?陈伟会不会就是杀害王颖的凶手呢?

 

日记,是物证中非常重要的线索,从日记里我们能了解到当事人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非常巧合的是,这个案子的主人翁王颖就有写日记的习惯。通过王颖的日记,警方了解到,由于陈伟十分喜欢王颖,于是他以王颖的职位和杜峰的性命相要挟,逼迫王颖与他相好,也就是说王颖也是这件事情的受害者。于是陈伟也就成为了本案的重点怀疑对象,为了不打草惊蛇,警方首先针对陈伟的情况展开了侦查。没想到,侦查过程中出现的另外一个人,这时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原来,陈伟的生意做得很大,于是免不了与一些生意伙伴产生债务纠纷。每当遇上这种事,陈伟都交由他的司机小马处理,小马没什么文化,但还算讲义气……由于小马受到陈伟的重用,所以他对陈伟言听计从,两人工作中是老板和司机的关系,私下里就像亲兄弟一样。因此,警方决定以小马为突破口,对陈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尽管小马的出现给侦查工作提供了新的线索,但是仍然没有找到任何有利的证据。案件查到此时,依然是没有任何线索,王颖是失踪了?还是遇害了?凭多年的侦察经验,遇害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和王颖存在不正当关系的这个陈伟也有高度的犯罪嫌疑。但是,警方首先要突破的就是找到王颖遇害的现场。因为犯罪现场是物证遗留最多的地方,可以说,只要找到犯罪现场,就一定能找到一些重要的线索,要不怎么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呢。经过多方面的跟踪调查,司机小马名下的一个工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这个工厂是由陈伟出资为小马开办的,工厂大门紧锁,没有任何营业的迹象,工厂内一个人也没有。然而,地面满是油迹和一些模糊杂乱的脚印,似乎不久前曾经有人来过这里。并且工厂内的墙壁有熏黑的痕迹,更加值得怀疑的是,在审讯小马的过程中,小马的情绪显得异常的稳定,他对警方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似乎早有准备。

 

警察:你知道我们叫你来干嘛吗?

小马:王颖又不是我杀的!

警察:你怎么知道王颖死了?

小马:你们不就是怀疑王颖的死和我有关吗?我跟她又没什么深仇大恨,至于要她命吗?

正是小马的冷静,让警方推断他就是杀害王颖的凶手,并且这个工厂就是杀害王颖的地点,但是尸体在哪?王颖又是怎么遇害的?警方似乎距离答案越来越近了。

 

    为什么说小马杀人的可能性很大呢?通常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如果不是凶手的话,在被讯问的过程中情绪会十分的激动,而小马一番得意的样子,似乎他很肯定,警方无法找到王颖的尸体。于是警方还是决定将物证鉴定作为本案的突破口。

所谓物证鉴定,就是通过对侦察活动中收集到的某些物证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鉴定,提示事件的真相,将侦察工作引向深入。物证鉴定包括痕迹鉴定,比如指印、脚印、工具痕迹;也包括各种微体物证,比如毛发、纤维、玻璃碎片、金属屑、泥土等。不同的案件,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帮助我们寻找真相。就在本案无法继续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一个大胆的猜想,帮助警方找到了事情的真相。

 

在翻看卷宗的过程中,专家回忆起,在小马工厂的窗户上曾经发现了类似茶渍的油脂!而在工厂的墙壁上有过烟熏的痕迹,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证据又能说明什么呢?……于是警方将玻璃上的油脂带回实验室,将事先准备好的试剂与油脂混合反映,然后用高效气相色谱仪进行检验。。。在等待检验的过程中,专家的心理十分的忐忑,因为试验结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王颖失踪案件的最终结果!

 

为什么专家会将墙壁上的熏黑的痕迹和窗户上的油脂联系起来呢?因为我们都知道,油会在高温的情况下由液体变为气体,而气态的油遇冷又会凝固变为液态,这也就是为什么家里的排油烟机总是沾满油污的原因。专家当时就有一个大胆的猜想,会不会凶手残忍的将受害者杀害,又企图焚尸来销毁证据呢?但是,如何才能找到证据来证实我的推测呢?   当时窗户上发现的类似油脂的物质,成为了我们当时破案的希望。只要检测结果证实,窗户上确实是人的脂肪成分,那么,就证明,我的大胆推测并没有错。几天之后,检验的结果出来了,窗户上的油脂的确是人的脂肪!这就证明我的推断没有错,王颖是在小马的工厂里遇害后被焚尸的……

 

不同动物的脂肪成分图谱不同,由此推断窗户玻璃上的茶色渍迹是人的油脂分泌物,由此,专家可以肯定的断定:在这间屋子是杀害王颖的第一做案现场!

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小马交代了自己犯罪的全过程。

 

王颖:你带我来这干吗?

小马:王颖,平日里我大哥对你不错,但是你做什么事之前怎么不考虑他呢?

王颖:这是我跟他的事,你个当司机的好象管不着吧?

小马:我管不着?你伤害我大哥,我就要管!

王颖:你少跟我来这套,你把陈伟给我叫来,我跟他说!

小马:跟他说?你没机会再见他了!

王颖:你想怎么样?

小马掐住王颖的脖子,与王颖扭打在了一起。

根据小马的交待,他杀害了王颖之后,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残忍地销毁了王颖的尸体,然后将案发现场清理干净之后才离开。因为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如果找不到死者死亡的证据,即便是犯罪嫌疑人承认了犯罪事实,检查院也不能给罪犯定罪,小马本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可是没想到窗子上一点点油污的痕迹,还是让他的罪行大白于天下。那么既然陈伟十分喜欢王颖,却为什么又对王颖起了杀心呢?

在被迫与陈伟相好之后,王颖觉得很对不起自己的丈夫,于是她想方设法收集陈伟偷、漏巨额税款的证据,想以此摆脱陈伟的纠缠。

不料,王颖的计划被陈伟发现了,陈伟指使小马趁王颖的丈夫出差之机,将王颖骗到了工厂内,杀死了王颖,并企图以此嫁祸给丈夫杜峰!当得知妻子王颖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最终惨死于陈伟的手中后,杜峰悔恨不已,他后悔不应该怀疑自己的妻子,他后悔没能早点知道事情的真相,如果知道了真相,也许他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不受伤害……

 

在故事中,犯罪分子的残暴行径简直令人发指。但是,这种无视法律的制裁,泯灭人性的犯罪行为,最终将会得到法律的严惩。在这场警方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凶手貌似掩藏得天衣无缝的犯罪现场,始终还是逃不过物证专家敏锐的双眼,逃不过物证科学的有力鉴定。

 

视频连接:http://www.btv.com.cn/2009/kj-mlkx/content/2009-05/15/content_46146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鬼磨剑石之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