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案疑云
(2008-11-06 17:34: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拍案惊奇 |
盗 案 疑 云
在一家外企工作的陈松是个老实本分的小伙子,自从与温柔贤惠的妻子董欣结婚后,两个人的小日子过的倒也安稳......这天,陈松下班刚走到楼门口,却突然撞上了神色慌张的邻居刘阿姨。
邻居:小陈啊,可不得了啦!你快回家看看吧!你家门被人撬啦!……好像遭贼了!我们一直没敢进去,你快去看看丢了什么东西没有?
听了这话,陈松赶忙向楼上跑去。当看到自己家的屋门敞开着,他一个箭步冲进屋……然而,此时的屋内早已是狼藉一片。见此情景,陈松立即掏出手机给自己的妻子董欣打电话。可是,董欣的手机却一直无人接听,仔细一听,妻子那那熟悉的手机铃声似乎隐隐约约地从卧室里传出。当陈松小心的推开卧室那扇虚掩的门……
此时,自己的妻子董欣,仰面躺在了血泊中,早已没有了呼吸。。。。。。
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人会这么残忍地杀害一个柔弱的女人呢?
陈松和妻子董欣在别人眼里是幸福甜蜜的一对年轻夫妻。两人结婚没两年,小日子过的不错。这个周末陈松本想带妻子出去旅游散散心,可是却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到底妻子是怎么死的呢?公安机关很快对死者的丈夫进行了询问。
突然失去了妻子的陈松,面对警察的询问,不免显得有些激动。“我老婆死的太惨了……肯定是那个贼,偷我们家东西,正好被我老婆发现,就杀了她,警察同志,你们要抓住凶手,为我老婆报仇啊。。。”
从家里这次丢失的财物来看,陈松一口咬定是小偷进入他家偷东西,撞到了妻子,怕妻子报警,就杀了妻子后逃跑。那么事情是不是如丈夫所说,妻子是发现了小偷反被杀死的呢?这件事情事情还要从前两个月所发生的事情说起……
警方了解到,原来这次入室盗窃发生在陈松家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就在一个月前,他们家刚刚被小偷光顾过,不仅如此,这个小区在两个月内接连发生了三起作案手法一样的入室盗窃案件。但这次的盗窃与以往的案件性质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起重大的入室盗窃杀人案!那么警方该从何处入手呢?
就在这时,陈松无意中提起的一个情况,让此案开始变得有些复杂了。。。。。。
陈松说,妻子最近经常做恶梦,脾气也变得很怪。还经常偷偷地翻看陈松的手机和钱包,还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和自己吵架,感觉像变了一个人,干什么都疑神疑鬼,提心吊胆的。
陈松的话,无疑给这个看似简单的盗窃杀人案笼罩上了一层奇怪的阴影。难道死者董欣死前的一切反常行为都是在预示她的死亡吗?
董欣是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可是最近她却象变了一个人一样,总是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也总会因为一些小事和丈夫闹矛盾。丈夫以为是她的工作上出了什么问题,想可能过一阵她就会好了。谁知却愈演愈烈。那么到底因为什么会让一个人的性情改变得如此之大呢?是不是董欣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困难呢?
根据警察对周围邻居的走访与调查,警察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就在死者董欣死亡的半个月前,她与丈夫曾经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
原来那天,董欣正好下班回家,远远的就看到自己的丈夫和一个女人有说有笑地并肩而行,董欣顿生醋意,后来就发生了和丈夫的争吵。难道老实本分的丈夫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还是董欣自己的多疑导致她对丈夫异常的敏感呢?
这件事后,陈松董欣夫妻俩之间多了一层隔阂,从前幸福温馨的家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乐。丈夫经常借加班的借口不愿意回家,而董欣也一直对丈夫抱着怀疑的态度。她失眠,焦虑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了。她总是在想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董欣开始自责不已了……
自从上次和丈夫吵完架后,董欣开始更加关注丈夫的一言一行了。她经常在暗中跟踪观察丈夫是否对她不忠。可是接连几天,她也没有任何发现。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下班后,丈夫没有回家却走进了一家礼品店,她开始高度紧张起来,回到家焦急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陈松:老婆,最近看你有些不开心,今天是我们结婚的纪念日,我想来想去,还是送你这个。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
董欣:这是送我的?老公,对不起,之前的事是我做的有些过分了。
陈送:过去就过去了,我们俩还是象从前一样好好的过吧。
随后,在丈夫的劝说下,董欣同意去医院对自己最近的精神状况进行一次检查。经过检查,医生针对董欣最近失眠,多疑,脾气暴躁的症状诊断董欣得了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指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了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神经衰弱的症状繁多,几乎涉及人身的所有器官和系统。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精神疲劳、神经过敏,外界一点小刺激就引起患者的烦躁和不安,情绪不稳,易发脾气;睡眠障碍,失眠较多见,致使患者为此而痛苦和焦虑。他们睡到床上就恐惧紧张,深怕睡不好,结果是越想越睡不着,有的还自疑有病。那么,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人会突然神经衰弱呢?是因为什么事情引起的呢? 说起董欣神经衰弱的病根,源于一个月前,他们家第一次被偷。那天,董欣提早下班回家,突然发现自己家的门竟然开了,屋子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卧室里还传来了妻子的哭声。 丈夫:老婆,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妻子:我下班回来家里就成这样了,家里的金银首饰都没了!那可是我的嫁妆啊! 丈夫:别哭了。咱们赶快报警! 妻子:现在你想起报警了?都怪你!我说最近要发生什么事,你还说我想多了! 自从这次家中被盗后,董欣的心里就再也没有平静过。她担心家里的安全,担心自己的安全,进而发展到担心丈夫有外遇,每天晚上都被噩梦纠缠,她每天提心吊胆,导致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可是厄运还是再次降临到了这个可怜的女人身上。就在大家深陷在这起盗窃杀人案中而担惊受怕的时候,案情却突然有了个意外的转折…… 由于这个小区接连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甚至人命案,警察对此案进行了迅速的侦破,几天后一名偷盗惯犯被公安机关所抓获,在其处所内搜出了大量的现金与首饰,这和这几起盗窃案件丢失的财物正好吻合,也就是说,这个惯犯必然与盗窃案有关。可是这个犯罪嫌疑人对自己入室盗窃的行为供认不讳,唯独却不承认自己第二次进入死者董欣的家中,并将其杀害。这样的情况,谁也没有料到,此案陷入了僵局。为了快速侦破此案,警察把有关资料交由法医王学梅,希望她能协助他们进行此案的侦破。 接到这项任务后,法医立即查阅了这几宗盗窃案的卷宗,仔细地分析并比较了每个案件现场所留下的痕迹。她居然惊奇的发现,发生在这个小区的几起入室盗窃案的作案手法都惊人的相似,犯罪嫌疑人不仅是个惯犯,他留下的罪案现场更显示,他是个力量型罪犯。但是,在研究杀人案现场资料时,法医却发现了不同的状况。根据尸检报告记载,导致死者死亡的致命性损伤是胸前区刀伤所致的心脏贯通伤,但是,在案发现场的墙壁上,却有一处非常明显的包括头发在内的头部压痕,这说明凶手不是一刀就要了死者性命的力量型罪犯。杀人现场明显出现马拉松似的打斗的痕迹,也说明凶手与死者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搏斗。那么这个能和一个弱女子进行长时间搏斗的人会是谁呢? 当王学梅查看所有的卷宗时,一眼就看出了这起杀人案与其他案件的不同.房间的门锁没有像其他盗窃案中的门锁有被破坏的痕迹,也就是说有可能是熟人作案。杀人现场明显出现马拉松似的打斗的痕迹,墙壁上,有一处非常明显的包括头发在内的头部压痕,这一切说明凶手很可能是个女性,而不是那个被指控的盗窃犯! 凭着多年从事法医这一职业的高度敏感性,王雪梅法医认为这起性质严重的盗窃杀人案,与其他看似手法相同的盗窃案,作案人并非一人!通过对现场法医的尸体检验报告进行分析,她仔细地从死者的尸体上找寻着蛛丝马迹然。果然,尸体检验的结果,更加充分证实了她的判断——原来死者的死亡另有隐情!那么,凶手到底是谁?凶手又是如何杀害董欣的呢? 根据法医鉴定,导致死者死亡的致死性损伤是心脏贯通伤。但是,造成心脏贯通伤的胸前区刀伤并不是唯一的损伤,在此之前,凶手和死者已经进行过较长时间的搏斗,不仅她的手背上、脸上可以明显看出有指甲的抓痕,头上还有碰撞墙壁形成的钝性损伤,墙壁上留有包括头发在内的头部压痕.。从这些损伤和墙壁的压痕进行分析,凶手先是与死者有过抓脸、揪头发的经常发生在女人之间的搏斗行为,再是将头往墙上碰撞,最后才是一刀结束了生命,这说明凶手和死者的相对力量是基本对等的,凶手显然不是被那个力量型的盗窃犯所伤。从杀人动机上来看,凶手在死者已经死亡之后,又在颈前相当于咽喉的部位连着狂扎了好几刀,这进一步证实了,凶手一定与死者有着深仇大恨,而且很可能死者曾经出口不逊伤害了凶手。正所谓祸从口出,所以,凶手在死者死亡后,又愤怒地向她的咽喉连扎数刀。根据这些有力证据,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不是一起单纯的入室抢劫杀人案,而是有人故意布下了这个迷局,佯装成了入室盗窃杀人现场。那么这个凶手到底是谁呢?是谁与死者有着这么深仇大恨呢?
根据对死者指甲缝内的皮肤纤维进行提取与化验,很快就确定了杀害董欣的凶手!而这个人就是半个月前被死者看到与丈夫一起有说有笑的那个女人——周伊林!在如此确凿的证据面前,周伊林不得不交代了她杀人后伪装现场的全过程。
那天,准备上班的她,在楼下遇到了同住一个小区的董欣,本想打个招呼,没想到却遭到了董欣的谩骂。董欣骂她不要脸、勾引自己的老公,还甩手给周伊林一巴掌,周伊林为此委屈不已。
从这以后,每次她走在小区的路上,总是能听到邻居们都在背地里议论她,说她是破坏别人婚姻的狐狸精。
周伊林本是自尊心极强的女人,这样一来,她忽然觉得自己在街坊邻居面前已经没有了任何尊严,处处被人看不起,是董欣毁了自己原本安宁的生活。当她听说董欣家中被盗的消息,利用这个机会精心策划了一场杀人阴谋!
案发当天,周伊林敲开了董欣家的门,谎称要好好谈谈,化解误会。当周伊林进屋之后,便在董欣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残忍地杀害了她。
有许多悲剧往往是由不正常的心理导致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猜疑或误会是难免的,但如果猜疑过多,影响到正常的人际关系,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或休息,这就是一个信号,它提示我们:要关心一下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