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光奇石是夜明珠吗?

(2008-09-09 00:55:25)
标签:

夜明珠

方解石

文化

分类: 奇闻天下

 《寻找夜明珠》(上)

  今年6月20号,贵州省一家媒体报道说:一位探险爱好者在山洞中发现了一块发光的石头,拣回后打磨成圆球,在光线暗的地方就会发光,此消息一出在当地引起了关注,不少收藏爱好者说这应该就是古代传说的夜明珠,其价值不可估量。为了一睹夜明珠的真容,揭开其中奥秘,我们的记者赶到了贵州。
  当记者用强光照过石球之后,原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石球,立刻发出了绿色的亮光,在黑暗的环境中,这颗散发着祖母绿亮光的石球,显得格外耀眼,它——会不会就是传说已久的夜明珠呢?……
    贵阳市古玩商会的专家表示,这个石球很可能就是夜明珠。如果情况属实,如此成色的夜明珠,其经济价值将不可估量,甚至当即就有人出价十万元购买这颗夜明珠。这颗发光的石球是如何得来的?它与传说中的夜明珠是不是一回事?在贵州当地引起轩然大波的所谓“夜明珠”能否得到相关专家的认可呢?………
     夜明珠的发现人叫王成中。他家中展示柜里摆放的各种水晶、奇石、化石,墙边堆放的探洞装备,清晰地告诉记者,王成中是一位探洞爱好者。他手中的夜明珠到底是什么样子?其亮度又会有多高?是不是真如当地传言的那样价值连城?
    王成中手中的这颗“夜明珠”直径大概有10厘米左右,通体成半透明状,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就会发出绿色的荧光,其亮度足以让人看清报纸上的文字……这样一颗夜明珠又是如何得来的呢?这还要从王成中的探洞经历说起……
    王成中的探洞行动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近30年,具备丰富的岩洞探险经验和知识的他在1995年应下了一个特殊的邀请,邀请人是贵州省长顺县杜鹃湖负责人——成凯。
  据成凯介绍,当地有许多有关建文帝的传说,说他在长顺白云山出家的时候带了许多宝藏,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成凯就想把建文帝去过的洞都想探个究竟。于是,从95年开始,他们就请到王成中到白云山去探洞。
    建文帝是明初的一位皇帝,由于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永乐皇帝发动政变,篡夺了建文帝的皇位,城破之时,建文帝火烧皇宫,从此便神秘消失了,他的生死也成了个历史之谜。有关建文帝的传说在民间有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建文帝没有死,而是趁乱逃出了皇宫,来到今天的贵州省长顺县,出家当了和尚,从此隐遁山林,并将带来的很多宝物藏在附近的山洞之中。为了一探究竟,当地有关部门开始了漫长的寻找。这一探就是十多年,并在最近有了一个非常意外的发现。在杜鹃湖的岸边的和尚洞里,他们发现了夜明珠,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的意外。
  和尚洞位于长顺县杜鹃湖岸边的半山腰上,当地传说:建文帝出家后曾在这里住过,所以得名“和尚洞”。王成中等人便决定到和尚洞进行勘查,和尚洞地形复杂而且洞口较多,前两次勘查都是从山顶的洞口进入,没有什么发现。第三次,他们打算从半山腰的洞口进入,这次勘查有了重要发现。
    进到洞里,王成中发现里面有很多方解石,其中有一、两块石头与众不同,微微发着亮光,王成中觉得很奇怪,便把这块石头带了出来。
  王成中拿到了那块发光的石头后便找人进行了打磨,打磨成球后,把它放在了家中的桌子上。一天半夜,王成中起来上厕所,看见桌子上有一团绿光,走近一看,竟是那个小石球发的光。王成中立即意识到,这个球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
  王成中随即来到了贵阳市古董珠宝市场,请贵阳市工商联古玩商会常务副会长,朱冠宇进行初步鉴定。朱冠宇见到这个发光的石球感到非常吃惊。朱冠宇认为,这应该是贵州的方解石,但贵州的方解石是不发光的,而王成中的这个方解石却是发光的。从史料的记载来分析,
方解石发光,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呢?
  方解石在贵州是一种极为普通的石头,它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在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方解石。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但是正常情况下,方解石是不会发光的,面对这块发出绿色的光泽的石头,朱冠宇也无法解释,但感觉它的价值应该很高……
  据记者了解,还有一位老教授也是石球见证人之一,他就是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学副教授——赵正济。赵教授认为这是非常罕见的冰洲石。
  赵教授所说的冰洲石是方解石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是普通的冰洲石也是不会发光的,因此,赵教授对于这颗发光的球体也是一头雾水。
   “十分罕见,非常稀有”,这成为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词汇。为了能对这个发光的石球下一个最终的结论,我们与王成中一同来到了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黄金珠宝饰品检测中心,这里是贵州省珠宝检测的权威部门,期望能够在这里确定石球的真实身份,并揭开它发光的原因……
  
    胡瑶,检测中心检验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送来的大量珠宝进行科学检测,以确定真伪,并测出珠宝的等级品质,当他看到送来的王成中的夜明珠后,同样感到十分惊奇,因为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发光球体。
  胡瑶立刻对石球进行了检测。在用紫外线灯照射石球后,石球的绿光就变得更为强烈,这说明石球发光是需要外界的光线刺激……
    在经过一系列仪器检测后,胡瑶认为从成分构成上看,这应该是一种名为方解石的半透明矿物,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在贵州这种矿石原本属于很普通的矿物。但眼前这个方解石石球却让他有点拿不准了,因为普通的方解石不会发光……
  最终,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黄金珠宝饰品检测中心只是检测出了这个矿物的物理结构,也就是矿物本身的物理特性,结论是:它就是方解石,一种较为普通的矿石。并且初步判断出:这个方解石石球之所以发光是因为它的化学特性所致,但它内部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元素?要想检测出石球的化学成份,这里的检测技术就难以达到了。
  记者决定联系北京的权威部门给这个神奇的发光石球做一个完整的检测,期待着能因此得到准确的答案。同时,记者打算到石头的发现地——贵州长顺县杜鹃湖的和尚洞进行一次实地探访,看看能否在那里找到更多的发光矿石。
  贵州长顺县的杜鹃湖,发光石头的发现地。杜鹃湖被群山环抱,湖周围是茂密的树林。记者一行人穿湖而过,在湖西侧的一座小山前停了下来。
    和尚洞在半山腰处,据当地人讲,之所以叫和尚洞,是因为传说明朝初年神秘消失的建文帝,曾经在这里隐居山洞出家为僧,并将大量珠宝藏在洞中……这座山不高,大概只有几十米,是一座野山。但茂密的树林,陡峭的山壁,带刺的荆棘,却成了我们探访和尚洞的第一道坎儿……
  50分钟后,一块小小的开阔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和尚洞到了。洞口不大,刚一进洞就闻到一阵扑鼻的臭味,地上厚厚的蝙蝠粪便让我们提高了警惕,洞中的蝙蝠很可能会突然飞出……
  继续前进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些残破的瓷片,很显然,这些瓷片来自一个古老的时代。经过十几分钟的穿行,记者来到了夜明珠的发现地点,这里满地碎石,四周一片漆黑,在高处的角落里,一只只蝙蝠倒挂在石壁上。
  和尚洞内的一番勘察,并没有发现能发光的石头。记者在王成中发现夜明珠的地方拿了几块石头,打算作为样品带回北京,以便有关专家进行检测。

  如果夜明珠真的是从这里被发现的,那么这个洞穴中一定还会有类似的矿石,甚至是一个天然的夜明珠矿洞。如果仅有王成中发现的那一块,这里就很有可能是传说中建文帝藏宝的地方……不管怎样,一切都要等待北京专家的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才能有结论!请跟我们的记者一起期待专家的鉴定结果,下周二将会有最终的答案。

 

以上节目在北京电视台BTV-3《魅力科学》节目中播出

播出时间:9月9日   12:45   21: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