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人保金牌的体育博士

(2008-08-17 15:59:44)
标签:

奥运

科学教练

体育

分类: 惊奇人物榜

“金牌背后的人物”之“快乐螺丝钉”——陆一帆

 

现在,奥运会的比赛已经进行了一大半,大家都很关心咱们国家在优势项目中,能得多少块奖牌。说到优势项目,不得不提到女子 100米的蛙泳。四年前,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获得了女子100米的蛙泳的冠军,可当时,在比赛现场就站着那么一个人,他心里那叫一个“悬”啊!怎么回事呢?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0蛙泳的比赛现场,20岁的罗雪娟一跃,跳入水中。她动作娴熟有力,看起来一切正常。做为2001年世界锦标赛,女子502003年世界锦标赛,女子100的蛙泳冠军,罗雪娟,这次能否又摘一金呢?这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但是现场有这么一个人,比起金牌来,他更关心的是,罗雪娟能否顺利游完全程?甚至能否平安走出游泳池?罗雪娟怎么了?他为什么又会有这种担心呢?

这个人之所以担心罗雪娟,是因为他知道罗雪娟当时的心脏并不好。

看到这儿,您可能有点糊涂了。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游泳,对人的身体,尤其是心脏功能的要求比较高。而照这个人的话,罗雪娟的问题,恰恰出在心脏上。假如真像这位所说:罗雪娟的心脏有问题,又为什么派她来参加这么大的比赛呢?话说到这儿,咱还得介绍一下,这个人叫陆一帆。正是有了他,罗雪娟才能出现在比赛场前。那么他和罗雪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还得从一次打酱油的经历说起!

 

话说在2000年的一天中午,陆一帆正在家里忙乎午饭,等菜下了锅,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酱油没了。他迅速关了火,急匆匆的下楼去打酱油。没想到,就在这个接骨眼上,迎面来了一个人,这酱油还没打着,却意外的生出了另外一件事。

这个迎面遇到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现任国家游泳队教练:张亚东。他和这位他称为“陆博”的人,是大学同学,又是同乡。而这张亚东也不客气,一见面就给了陆博一个不那么好干的活。正是因为这件事,才引发了后来的那一出——给罗雪娟看病!

这位“陆博”,到底是干嘛的?难道是个医生?张亚东为什么找他,给罗雪娟看病?他又是怎么给罗雪娟看的病呢?

陆一帆,45岁,国家游泳队科研组负责人,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

陆一帆,运动生理学博士,人称“陆博”。他长期从事体育科研研究,从国家游泳集训队组建后,他就一直下队,负责运动员的营养调整和机能评定,帮助教练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他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雅典奥运会的,唯一一个随队的科研人员。可这陆一帆是搞体育科研的,他也不是医生啊,张亚东为什么偏偏找他,来给罗雪娟看病呢?

对于自己干的活,陆一帆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运动员比喻成一部汽车,教练员是司机,那他就是维修工。这车潜力有多大,毛病出在哪里,还能不能跑,都是他说了算。而眼下,罗雪娟需要的,正是一个身体的综合评定,和调整。而此时,陆一帆所要面对的难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的多!

原来,早在陆一帆接受给罗雪娟治疗之前,已经有一大批心脏外科专家,对罗雪娟的病情进行了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罗雪娟当时的心脏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为了保障罗雪娟的生命安全,退役是最保险的选择。但是在陆一帆看来,以罗雪娟的天赋和技术,在雅典奥运会上拿金牌,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陆一帆他哪里来的这么大底气?

退役的代价是巨大的,这无论是对年轻的罗雪娟,还是教练张亚东,乃至国家游泳队,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陆一帆要做的,就是努力挽救这种损失。是保守选择?还是力拼一搏?陆一帆陷入两难的境地。即使罗雪娟参赛,一旦在比赛现场,她的心脏病复发,很可能出现不仅得不到金牌,反而会损失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情况。陆一帆该怎么选择呢?

陆一帆仔细分析罗雪娟身体的各种指标,之后,他做出了大胆的决定,与游泳中心签下“军令状”!为了保障罗雪娟身体健康,让她在奥运会上夺金的同时,陆一帆也等于是把自己逼上了一条绝路……

 

这次独特的打酱油经历,愣是让他接下了一个高风险,高难度的任务:保人的同时保金牌!这陆一帆到底有什么绝招,敢揽下这活呢?咱先按着不说,接着说陆一帆这人,问到刚开始怎么入的这行,陆一帆悄悄带我们去了一个地方,您没一定胆量可不一定敢去,这是什么地方呢?

陆一帆带我们去的这个地方是哪儿?就是北京体育大学的解剖室。虽然本科读的是运动医学,可陆一帆偏偏考了解剖学的研究生。在读研的时候,陆一帆把自己钉在了解剖室,扎扎实实的学习。每天早上8点进去,很晚才出来。中午为了节省时间,他甚至不脱解剖衣,直接在停尸房里吃饭。三年解剖的经历,练就了陆一帆像“螺丝钉”一样:塌实苦干的性格。也让他对人体有了更加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了解,这为他以后准确的判断运动员的体质、机能,奠定了基础。可眼下,面对罗雪娟复杂的心脏问题,陆一帆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陆一帆为罗雪娟制定了补血钾具体的措施,做了合理的训练、饮食规划,每天他都会收到大量的信息反馈。这里面包括罗雪娟的体重如何、心跳多少、 血压等等。根据这些指标,陆一帆不断调整方案。很快,罗雪娟的身体有了明显改善。终于,在2004年,国家队参加雅典奥运会的队伍中,出现了罗雪娟的名字。

2004年,雅典奥运会,罗雪娟出现在女子100蛙泳的比赛现场。但是面对如此高水平,高难度的比赛,罗雪娟的心脏能否承受?是否还有其他意外发生?一旦发生,该怎么办?在罗雪娟入水的一刹那,陆一帆的心就被紧紧的揪着。

水里的罗雪娟,每做一个动作,心脏都承受着巨大的负荷。和她一样,心脏承受巨大负荷的,就是站在岸边的陆一帆。一秒,两秒,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陆一帆的心脏,比任何时候跳动的都要紧张!

幸运的是,让陆一帆担心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当罗雪娟以10664的成绩,第一个到达终点的时候,全场沸腾了!这是中国游泳队8年来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个金牌,也是中国游泳队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唯一一块金牌。陆一帆一直揪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雅典奥运会,女子100蛙泳的这枚金牌,让陆一帆“陆博”的称号叫的更响了。事后,国家游泳队的教练张亚东曾这样说:正是因为陆一帆的坚持和努力,才挽救了一枚金牌!按说金牌,荣誉,这是最让人自豪的吧,可最让陆一帆自豪的,还偏偏不是这些,而是他的“小图章”。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小图章”,原来就是陆一帆的宝贝儿子啊,看看这父子俩间的默契,真让人羡慕。

儿子刚刚11岁,已经是大学英语的水平,钢琴也是八级,还在多次奥数比赛中获奖,这可是让陆一帆这个博士,都引以为自豪的!有人说,陆一帆是个心细的人,他对队里的运动员饮食,训练,习惯,爱好,都了如指掌。可说到儿子有多高,多重,每天在干什么,他却说不出来。那儿子眼中的这个“陆博”,又是怎么一个人呢?“我眼中的爸爸,是个快乐幽默的人,知道的非常多,我们经常能够开卧谈会”。

虽然不常回家,但和“小图章”在一起的时候,永远是“螺丝钉”陆一帆最快乐的时候。像个“螺丝钉”一样,越忙碌越快乐,就是陆一帆的全部生活。

扎实、敬业,哪里需要就做什么,这就是陆一帆和他的螺丝钉精神。机器再大,没有螺丝钉或者螺丝钉松松垮垮不行;而陆一帆这颗螺丝钉不仅是 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而且还越干越带劲,越干越快乐!眼下,他作为国家游泳队的科学教练,正在参加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