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花卉解密(下)
(2008-07-24 00:00:16)
标签:
奥运花卉杂谈 |
分类: 拍案惊奇 |
花开的秘密(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26c660100a3pm.html
《花开的秘密(下)》
一 、
2002年秋,根据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同志的批示,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立即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当一项重要的任务公布给所有在场人员时,整个会场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大家都陷入了一片沉思。
然而几分钟后,大家开始踊跃地发表意见,个个跃跃欲试,会场的气氛突然又变得热烈起来。。。。。。
就是在2002年秋季,奥运用花这个严峻问题提出后,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在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决定整合优势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组,从科技入手,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好奥运花卉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满足奥运北京在环境建设方面的需求。届时,北京的各个奥运场馆,主要街道乃至社区内会有上百种花卉在同一时期开放,从而营造既热烈又祥和的赛时氛围。作为本市园林绿化行业的主管部门,我们深感这不是一个普通而简单的课题,要想及时而科学地解决奥运花卉问题,必须打破以往传统的运行方式,争取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
说起百花齐放,在古代小说《镜花缘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传说唐朝女皇武则天一次喝醉了酒,跑到御花园中,依仗自己至高无尚的皇权要求百花在寒冬腊月为她一人开放,供她喝酒赏花,如有百花违抗命令,就要火烧御花园。众花仙不敢违抗她的命令,迫不得已,逆时节在冬天瞬间齐放。这当然只是个神话故事。不过,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让百花在八月绽放,会不会比神话故事里的情节,要来得容易些呢?
故事虽说只是个传说,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而其中百花也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个人私欲而开花。但是这个故事却从侧面表现出,古时人们就有希望百花能根据人的意愿,通过花期的控制,让众花卉集中开放一说。在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让百花在冬季开放,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可以通过温室培育等等手段实现。然而,在现今条件下,让百花能在8月期间同时开放,却是一项充满艰辛与挑战的任务。在历史上,培育特殊品种的鲜花,曾经是一种历尽磨难的过程……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我们经常能看到的郁金香,有红色、粉色、黄色、橙色,可谓是种类丰富,色彩鲜艳。在中世纪的欧洲,一株名种郁金香甚至可以换得一幢别墅。据说当时的人们曾经花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培育出大自然中根本没有的黑色郁金香,这种郁金香成了胜利和美好的象征,真能称得上是价值连城。著名作家大仲马据此写了脍炙人口的小说《黑郁金香》,描述了当时人们培育黑郁金香历尽磨难的过程。在故事中,这位育花人为了培育出这种罕见花色的鲜花,而倾注了自己一生的时间,而我们要在2002年到2008年,这短短的6年内,完成上百种花卉新品种的培育,这个任务我们来得及完成吗?
仅仅靠6年时间完全依赖育种方式肯定是来不及的。因此,当时课题技术路线选择的是引进+自育+乡土的品种筛选方式,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做是科学合理的。宏观的说,奥运花卉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二年生花草、宿根花卉(多年生花卉)和花灌木。课题自从02年开始准备,03年正式启动,主持单位是北京市花木公司,参加单位是北京市园林科研所、北京植物园和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工作者重点针对北京夏季用花的品种筛选、栽培养护技术和花卉应用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攻关,这当中克服了不少困难,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面对8月份特殊的气候条件。
二、
按照惯例,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一般选择在7月到8月之间进行。而这阶段北京的气候条件与历届的奥运城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例如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悉尼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终年气候温和,这样的天气在花卉种植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我们北京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北京花开繁盛季节在春、秋两季,姹紫嫣红,给中外游客留下深刻印象。而8月的北京是以高温高湿的天气为主,大多数植物因不适应这种天气而无法开花。因此在炎热的少花季节,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改变植物的花期呢?
为什么8月是少花季节呢?因为8月的北京正处于“三伏”天,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集中;这种高温高湿的天气,让许多娇滴滴的花都难以适应,一些花卉忍受不了这种“桑拿”天气而选择了死亡。还有一些花卉会因积水而导致腐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北京以往没有在夏季大量用花的经历,通常主要用花的季节都在五一、十一期间。而且在这种条件下,还要考虑到要采用什么花作为奥运礼仪用花,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本土特色,比如雅典奥运会就是采用橄榄枝作为礼仪用花,所以我们也开展了一些征集奥运礼仪用花的活动,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目前定下来—月季作为礼仪用花的一种。这些就要求我们选择适应性强(耐高温、高湿),种类较多,花色丰富,花期较长,繁殖容易,栽培简便的花卉品种等。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些奥运场地的用花的培育与研究,那么什么样的花比较适合呢?
这些花就是我们常见的矮牵牛、非洲凤仙、四季海棠等,其中我们比较熟知的矮牵牛,因为它的颜色丰富而鲜艳,形状很象小喇叭,而受到人们青睐。它是一种一二年生花卉,以往,每年的5、6月份是它们很出风头的季节,有红色、粉色、雪青、白色等数种颜色,有的品种可地栽,有的适合盆摆,有的则可垂钓观赏。但细心的人会发现,其实春季表现好的矮牵牛品种,有的是经不起夏季高温高湿环境的,如何能够改变它的花期,让它延迟在8月份,并且能正常开放呢?
矮牵牛这类一二年生花卉,首先要筛选适应高温高湿天气下正常生长的品种,同时,栽种土壤透气性好,适当注意排水也是必要的条件。对这种类型花卉的花期调控可以采用调整播种期的方式卓有成效。要想在8月让它开放,首先就要依据它的生物学特性,将播种期调至4-5月份。播后必须注意适当控制设施内的温度,过高需采取遮光等措施。但阳光照射弱了,小苗又很容易节间加长,形成徒长,直接影响未来花卉成苗后的质量。对此,可通过喷施少量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植株的生长。在闷热多雨的季节还要保持温室通风,遇高温应在早10点之前晚4点之后避开高温时段进行灌溉等。非洲凤仙,四季海棠、鸡冠花等年生草花都可以利用这种技术进行培育。此外,我们自育的一些品种也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青睐。。。。
这种花想必咱们大家都很熟悉,百姓亲切地叫它—串儿红。由于它的花朵紧簇,分枝较多,最主要是它那正红色,能够准确表设计者的含义。但不少一串红的品种非常怕热,一般在5月和10月使用较多,而在8月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枝头就变得光秃秃的,花蕾纷纷脱落,只剩下了花杆,观赏效果极差。可是经过花卉育种工作者的长期努力,适合北京环境的一串儿红产生了,尤其是专家们创新研究的“奥运圣火”品种更是栩栩如生,美不胜收。这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对于一串红的育种工作,从世纪八十年代时就开始了,几十年来,科研人员通过辛勤的、复杂的筛选、淘汰过程,对大量的花种进行实验,栽种,终于培育出非常适合北京夏季这种气候、土壤等条件的株型紧凑,低矮、花序长、花朵密、颜色鲜艳的一串红品种。尤其在抗热性方面,一些国外串红品种是无法比拟的。对于此项成果,一家国外的种子公司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甚至想出重金买断。这是很能体现北京园林工作者水平的一个品种。我们前面都说的是如何控制一二年生花卉的花期问题,那么对于宿根花卉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控制它们的花期问题呢?
三、
很多热心的人们十分关心奥运花卉这么大数量是否到冬季就全死亡了,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在奥运花卉的群体中,有一类叫宿根花卉,也叫多年生花卉。一次种植可多年观赏,因此十分受欢迎。例如:宿根福禄考、萱草、鼠尾草、玉簪等。宿根福禄考当初从国外引进时,共有45个品种,但经过筛选,仅剩下12个品种入选。,它们还有着很多洋外号,比如“大卫”、“荷兰小姐”、“辣椒小姐”。这种花色彩艳丽,观赏效果好。对于这种多年生的花卉,采用调整播种期来改变它的花期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有没有更好更科学的方法能使“顽固”的宿根花卉提前开花呢?
对于这类宿根花卉,通常可以采取修剪的方式控制花期效果较好。例如宿根鼠尾草中有一种叫“紫雨”轮叶鼠尾草,它的正常花期在6月份,花后通过修剪,包括对它已经长出的花芽,花蕾全部剪掉,让这些分枝重新生长,之后就再不用对它进行修剪了,它也会顺着修剪的形状重新结出花蕾,再对它进行细心的照顾,施肥打药,剔除弱枝,可在2-3周后又形成花芽,再次开花,花期达20-30天。那么对于其它不同种类的宿根花卉,我们还有哪些方法来改变它们的花期呢?
作为我们北京市的市花,菊花在我国有着上千的种植历史,古时就有重阳节赏菊花的习俗。菊花的种类也有很多,属于短日照植物,以小菊为例,它喜阴凉,多数自然花期在金秋九、十月份,可是通过科技人员的努力,小菊也加入到奥运花卉的行列中来了。据说为改变小菊的花期,采用了形形色色的方式方法,这些小小的花种甚至还曾被科技卫星带上了天,体验了神秘的太空之旅,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了改变小菊的花期,使其在夏季长日照条件下开花,关键是选择对光周期不敏感的品种。在育种方面,利用杂交技术,包括自然杂交育种和人工杂交育种两种方式。杂交技术,就是把国外优质的父代与国内优质的母代进行杂交,这样产生的F1代适应性强,颜色鲜艳,花朵很大。那么是不是以后就可以直接用优质的F1代培育出F2代了呢?当然不行,这样培育出的F1代形状很不稳定,我们要对杂交后产生的F1代进行反复观察、探索,选出理想植株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固定下来,再筛选。通过数年努力,终于取得了成效。此外,还有通过卫星搭载、离子注入、短日照控制等方法,例如:在2004年和2005年的9月,国家发射的科技卫星装载着很多花种进入了太空。进入太空后,因为太空与地球不同的环境因素,这些花种在失重的情况下,遗传形状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带回来的种子形状很不稳定,但是并无好坏之分,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培育筛选工作,建立了种子基因库,目的是为以后不同需要做不同的培育研究。目前,在北京地区,专门从事小菊育种研究的科技研发单位就达6、7家,有效地促进了市花菊花的发展进步。
奥运花卉从选种、培育、生产再到最后的布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面倾注着花卉工作者的艰辛与付出。经过他们辛勤的工作, 2007年8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正式向社会推荐了576个品种的花卉,其中有137个宿根花卉,439个年生花卉。同时,又评选出20种抗辐射性强、观赏性好、花期较长、适应北京夏季环境的奥运花卉,有四季海棠、非洲凤仙、夏堇、醉蝶花等等,同时也包括了小菊、一串红、矮牵牛。2008年6月20日,北京奥运花卉摆放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奥林匹克公园的主体场馆进入了奥运花卉布置阶段,预计重点区域用花量将达到4000万盆株以上,观赏效果将可持续100天。我们坚信,奥运会时的北京将呈现出一片花的海洋。为了同一个世界的芬芳,为了同一个绚丽的梦想,我们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