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度近视夜视眼健康 |
分类: 奇闻天下 |
刘朝行,家住河南省封丘县曹岗乡,我们辗转千里来到了他家,刚一下车,记者就被村民围了起来,当我们问起刘朝行的时候,乡亲们戏称刘朝行长了一双夜猫子眼。据村民们讲,刘朝行可以在晚上不开灯的情况下把报纸一字不拉的念下来。
通过乡亲们和刘朝行的描述,我们大致还原了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神奇功能的那一幕:一天夜里,几个朋友来刘朝行家打扑克,喜欢读书的他并没有玩儿牌,而是坐在一旁看起了报纸。这时忽然停电了,朋友们都停止了玩牌,却发现刘朝行还在看报纸,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刘朝行居然把报纸上的文章清清楚楚的念了出来。
刘朝行突然具有的神奇本领,让乡亲们惊讶不已,农闲时经常有人特意请他表演。他长了一双夜视眼的消息也就在十里八乡传开了。
我们打算亲自见识一下刘朝行的夜视眼。在等待天黑的这段时间里,刘朝行又主动向我们介绍,他用自己的神眼还发现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上的一个小秘密。
刘朝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上有几个微缩字母,可是他让周围人看,别人却都看不到。我们极力想用摄像机拍摄到这几个字母,可惜它们太小,根本无法辨认。刘朝行随手拿起纸和笔很轻松地把自己看到的字母写了下来:“JMSFZ”。
通过使用高倍数放大镜观察,我们发现在第二代身份证上部的花纹图案中心,确实隐藏着“居民身份证”这五个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的缩写,但是这五个字母是微缩的,每个大小不足0. 5毫米,一般人很难辨认出来。是刘朝行事先知道身份证上的秘密,故意表演给我们看,还是他的眼睛确实具有某种独特的功能呢?
在交谈中我们得知,刘朝行的眼睛属于高度近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就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即使这样他也只能看清老师写在黑板正中央的大字。因为他自打出生就看不清一米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在村里他很少主动与对面走来的乡亲们打招呼。为了谋生,他置办了一套崩爆米花的工具,但是他却看不清压力表上的数字。甚至地里的麦苗杂草他也无法分辨。
冬季太阳落山早,不到6点钟,天基本上就黑了。这时,刘朝行的家在不开灯的情况下,已经相当昏暗,我们对他的测试即将开始。我们事先准备好一张报纸,从中选择了一段,请他读。在这种昏暗的光线强度下,我们带来的摄像机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好在记者事先准备了红外夜视摄像机,刘朝行在黑暗中的一举一动,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
黑暗中,刘朝行一字不差地把报纸上的文字念了出来。
如果你当时在场,一定和我们的记者一样,眼睛都直了!他这是近视吗?按照常理来说,近视的人就怕看小字呀,身份证上那五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字母,咱们就是拿放大镜辨认起来也相当吃力,可是人家高度近视的刘朝行就能轻而易举地读出来!
通过我们对刘朝行的观察,发现他即使在白天看报纸的时候,眼睛也是几乎贴在报纸上,这说明,他的眼睛近视确实已经非常严重了,但是我们也发现,他从来都不戴眼镜,这是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怀疑他的这种高度近视,很可能跟他超人的夜视能力有些关联,可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光线强度的单位是勒克斯,夏天阳光下的光线强度一般能达到十万勒克斯,日光灯管的光线强度为1200勒克斯左右,距离1个烛光20cm处的光线强度是10到15勒克斯,而在一支烛光下,一般人读书看报就已经很困难了,而让人吃惊的是,刘朝行夜视读报时的光线强度竟然只有0.01勒克斯,是一个烛光亮度的1000分之一!
那么,刘朝行的这种超常视觉能力是否就和他的高度近视有关呢?他现在的近视程度又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征求了刘朝行的同意之后,我们当即决定带他去新乡检测一下眼睛。可是,在新乡一家正规眼镜店里,电脑验光机在测试他眼睛度数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电脑验光机竟然读不出刘朝行眼睛的度数。难道是机器出了问题?可是换另外一人测量,机器又恢复了正常。
难道他的眼睛真和我们常人有某种不同,竟然能让验光仪出现异常?
河北省邯郸市第三医院是距离新乡最近的一家专业眼科医院,医院的孙院长在得知刘朝行的情况后,决定对他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眼部检查。然而,刘朝行的眼睛度数,在医院的电脑验光机下,竟然跟新乡眼镜店的电脑一样,也没有测出个所以然来!随即,孙院长又换了一套设备——全曲光仪。
这回终于测出了刘朝行的近视度数:2400度!
看来刘朝行不但是近视,而且还是超高度近视。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新乡的电脑验光机打出的是一张白纸,原来,一般的电脑验光机的上限在1500度左右,超过这个度数机器就会停止工作,而这台全曲光仪的测量范围就大了很多。
当我们询问专家为什么刘朝行能看清微缩字的时候,专家拿出了一张卡片,和我们通常体检时见到的视力表不同,这张是检查近视力的,在卡片底端我们见到了与身份证上微缩字母大小相当的一行文字,刘朝行很轻松地辨认了出来。专家说,就是因为刘朝行有了这双2400度的超高近视眼,他想看不清这些字儿都是不可能的。
医生解释说,医学上有一个视角的概念,近距离看东西视角要比远距离看东西的视角要大。以一个四号字为例,如果在一尺远看是一个效果,但如果贴近来看,这个字显得比一号字还大。刘朝行辩别字的细微的程度要比咱们强得多,就是因为他的近视的度数高的原因。
正常视力的人,眼睛和物体之间能看清楚的最近距离在20厘米左右,再近就虚了。而刘朝行这类的超高度近视者,眼睛和物体之间可以贴得很近,大约两三厘米左右,这样一来,根据近大远小的道理,原本半毫米大小的微缩字母,也就被放大到了5个毫米左右,刘朝行自然就看得很清楚了。
但是一个超高度近视的人为什么能在黑夜中读书看报呢?
邯郸医院的专家怀疑,会不会是刘朝行有超常的暗视力能力呢?
暗视力是指在黑暗环境下看清周围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人强有人弱,比如进入电影院时,暗视力强的人很快就能适应黑暗环境,马上就找到了座位,但暗视力弱的人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这时只能摸索着前进。而很多动物的暗视力要比人类要强得多,比如猫科动物,它们能在黑暗中穿梭自如,顺利捕捉到猎物,这是因为它们的瞳孔在夜间可以开得很大,这样就能更多地吸收大自然中任何一点微弱的光去发现猎物。那么,刘朝行拥有在黑暗中看报的能力,就是因为他有超强的暗视力吗?
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医生对刘朝行进行了暗视力对比度测试,希望能发现他有超常的暗视力能力。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刘朝行的暗视力能力竟然还不如一个正常人!瞳孔检测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可以说刘朝行除了高度近视之外,和我们正常人没多大区别。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他在黑暗中读书看报呢?
就在所有线索终止,似乎是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北京同仁医院给我们的记者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正好有一位2000度的超高度近视患者,那么她会跟刘朝行一样,也有夜视能力吗?
我们随即赶回北京,在同仁医院见到了这位有着2000多度近视的东北患者。医院立刻对她进行了黑暗测试:关上灯,把光线降低到0.02勒克斯左右,让她看一张有字的纸,结果会怎样?院方专家心里也没有底。就在这时,测试者念出了那张纸上的字,同样是一字不差!
这么说来,难道所有的超高度近视患者都会有夜视功能吗?这时同仁医院的雄瑛博士无意中拿起了一个20倍的透镜放在了眼前,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在放大镜下,雄瑛博士居然也能把纸上的字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来,刘朝行在夜里能看到字根本就不是什么超能力,而是超高度近视者共有的一个特性,这类人群眼睛里已经变形的晶状体就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能把报纸上的5号字放大成2号甚至1号字!这样想看不清楚都难!因此,在微弱的光线条件下,任何一个人手拿一个高倍数放大镜,都可以看清楚书上的文字。这个原理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光学现象罢了。
神奇的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简单的科学道理,刘朝行的夜视现象再一次验证了这句话。再说点儿刘朝行的最新动向,在新乡那家给他验过光的眼镜店得到他的准确度数后,免费为他制作了一副超高度近视镜,刘朝行戴上眼镜的一瞬间,眼前的世界焕然一新,可他的夜视功能也就由此消失了,但刘朝行告诉我们,他更喜欢这个清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