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人文/历史杂谈 |
分类: 奇闻天下 |
千年的传说 神秘的古国
它曾是传播中原汉文化的重要桥梁
也曾是拥有众多航线的航海古国
高度发达的文明促进着邻邦的发展
一场战争截断了古国的发展脉络
刀光剑影中演绎出了一段文明演进史
《魅力科学》韩国印象
为您探寻——百济古国的文明史
提起韩国,人们首先会想到发达的经济,繁荣的市场,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韩国同样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朝鲜半岛南部,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名字——百济,当地人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从哪里来,最后又是如何成为了传说,甚至,人们曾一度怀疑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国家是否真的存在过。这一谜团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真正破解。一座千年古墓,揭开了百济古国璀璨的文明史,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壮的百济覆灭史。而这一切,都与当时中国的中原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
在武宁王陵出土的文物中有两个碑石,碑石里记载着武宁王去世的日子,公元523年去世,公元526年埋藏到这里。以前,人们认为韩国的《三国史记》内容不太确切,但是通过碑石的记录,发现碑石上记载的时间和《三国史记》里记载的时间是一致的,这就证明了《三国史记》的内容是正确的。
韩国《三国史记》中对于百济的记载也不是很不全面,我国五代十国中的梁朝对于百济也有着简要的记载,在《梁书》中有专门的《百济传》:“号所治城曰固麻,谓邑曰檐鲁,如中国之言郡县也。其国有二十二檐鲁,皆以子弟宗族分据之。”
这大约是中国史籍中关于百济地方制度的最早记载。在梁代百济与南朝往来已经非常频繁,百济的武宁王、圣王父子都在恢复国力与高句丽抗争的同时,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武宁王陵采用来自南朝的建筑风格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梁朝才得以对百济内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据史料记载,百济最初起源于中国东北的吉林省。到了汉代迁徙到了现在的韩国首尔一带,随着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来临,北方的高句丽和新罗逐渐南压,百济于公元475年将都城迁往公州,随后,在高句丽的不断打击下,又于公元538年将都城迁往扶馀。在朝鲜半岛形成了新罗高句丽和百济并存的三国时代。
武宁王陵的墓主人是百济第25代王武灵王。古墓保存完好,不但证明了百济古国的真实存在,同时也记录了当时百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人们从古墓的形势,造型上也看到了当时中国南朝的建筑风格。在历史学家随后的研究中发现,这个神秘的古国不但接受并发扬了中国文化,同时,也起到了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它对于日本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中原文化都是通过百济传到日本。百济跟山东省很接近,当时百济作为日本的友好邻邦,为日本文化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百济最先把中国的汉字给日本人传授的。
前不久,在韩国发掘的一座百济时代的古墓中,人们发现墓主人的棺椁使用的木材不是韩国本土的,经过有关专家的确认,棺椁的木材来自日本。这直接证明了当时百济古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紧密程度。百济古国不但是古代东亚的文化桥梁,它还是一个航海大国。
在朝鲜半岛南部,曾经有一个古老神秘的王国——百济,它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和先进的建筑、冶炼技术。那么百济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传播这些文化的呢?
三面环海,唯一与大陆接壤的北方,又被新罗这个敌对国家占据,百济要想获得先进的文化技术,唯一的出路只有航海。早在一千多年前,百济古国的航海线路就已经多达二十多条,与当时的中国、印度、东南亚诸国、日本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百济的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在吸取了中国的经验后,又进行了自己的再创造,在当时也处于先进水平。中国和百济的大量商品运到了日本,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使中原文化得以广泛流传。
百济位于韩半岛的西南部,港口十分发达,通过海路与当时的日本、中国、以及东南亚的柬埔寨、印度等国家进行较为频繁的交流,说明当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都是非常发达。
百济人拥有着极为发达的建筑,冶炼技术,他们从中国将这些技术学来,然后经过自己的再创造,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和冶炼工艺,百济的宫殿建筑主要模仿中国,但其中,也有自身的再创新部分,这些在宫殿屋檐下伸出的长长的方形木桩叫下仰,它不但是宫殿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更减轻的宫殿底部支撑柱的承重力,使宫殿顶部巨大的压力更加分散。让宫殿更加稳固。
但令人有些遗憾的是,百济的这些发达的航海术,精湛的冶炼工艺,却在公元660年时戛然而止。因为在朝鲜半岛上发生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新罗联合唐朝军队,平灭了百济,并最终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
曾经兴盛一时的百济顷刻间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而韩国最早的历史书籍《三国史记》是在百济灭亡数百年后才问世的,也难怪现在的人们对百济是那样的陌生,不过百济古老的文明与灿烂的文化却并没有彻底消失,它们依然影响着现在的韩国民众。
以上节目在北京电视台BTV-3《魅力科学》节目中播出
播出时间:12月25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