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科学文化八卦传闻 |
分类: 奇闻天下 |
水出石莲(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26c6601000bwr.html
记者在福建省发现一个一旋转就出水的香炉,经过调查得知,香炉下有一眼上升泉,原闽南地质大队长陈占民也把香炉旋转出水的原因归结为香炉的上下接触面各有一个凹槽,当转动香炉时,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负压,这时香炉内部压力就会在瞬间释放出来,也就出现泉水喷溅而出的现象。
通俗来说,平时我们用照相机拍照时,周围光线的强弱决定了照片的明暗,光线强度越弱底片曝光就不足。彭总带来的这台x光发射器是专门用于船体金属焊缝检测的,它的x射线强度比医用x光机要高出许多,平时轻而易举就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金属和花岗岩石板,但是,今天摆在彭工面前的是一个厚达20多厘米的花岗岩石柱,到底要用多大强度的射线、需要曝光多长时间,任何人心中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开机前彭工临时增加了曝光底片的数量:一共放了五张底片,分为横竖两个方向,分别观察横向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解构。这五张照片里,只要有两张照片说明问题就算成功了。
为了保险起见,彭工要把射线强度开到最大,这样一来庙里所有的人都要撤离出来,现场的空气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所有人都盼望着这次尝试能够成功,这个700年来的未解之谜能够因此得到一个合理而科学地解释……
在先后两次一共10分钟的X射线曝光后,彭工亲自护送底片到厦门市进行冲洗,他在临行前告诉记者:结果如何就在今晚就会揭晓。
回到厦门后,彭工连夜在暗室内操作,经过显影定影,当他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号底片在灯下观察时,最让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底片上什么也没有。可就在他拿起2号和3号底片时,悬在心中的石头又落了下来。
原来,由于1号底片位于香炉正中间厚度最大的部位,所以射线没能照过去。而2号底片和3号底片所在的是香炉出水口位置,这个位置石头就比较薄,所以就比较清楚的看到香炉上半部分是一个石柱插在了下半部分的孔中。而在石柱的上部,有一个三角形阴影,彭工说,出水的关键就在这个三角形阴影上。
彭工根据自己多年来判读X光片的经验断定,那个三角形的阴影恰恰反映出了插在石莲下半部分基座中的石柱上有一个人工开凿的螺旋凹槽,如果X光机的射线强度再大一些的话在1号底片上就应该能够看到螺旋槽的下半部分。
当即,记者决定按照螺旋槽理论复制一个原理相同的香炉,看看是否能在旋转出水……
北京房山大石窝镇,明朝建造故宫的石料就出自这里,几百年来镇上家家户户都在和石头打交道。邢师傅,一个土生土长的房山大石窝人,在当地以脑子灵、点子多而出名。
我们头天给了他一张5寸照片,没想到第二天赶到石料厂的时候香炉的上下两部分就基本成形了。当记者第4天再次来到石料场时,出水香炉已经完工了。仿制的香炉是原版的一半大小,炉身也雕有莲花瓣,但是我们最关心的是,螺旋槽理论是否能够成立呢?经过如此多的坎坷之后香炉出水的奇观能被复制出来吗?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主持人)面前摆的就是根据螺旋槽的理论仿造的香炉,现在在它的底座中已经注入了一定量的水,代表着水源——上升泉。
现在我就来替您检验一下这个香炉逆时针转动是否能够出水。(旋转立即出水)出水了!但是这只能说成功了一半,为什么呢?因为原版香炉顺时针旋转它是不出水的,我再顺时针转转看,(顺时针转就不出水),成功!
这螺旋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现在我就给您打开看看。您看到了吧,折腾了人们700年的香炉出水的答案,就在柱子上的这道螺旋槽中,这也就是X光片上拍到的阴影。您仔细看,这道螺旋槽是逆时针延柱子旋转的,所以,炉盘逆时针转动时水就通过槽子流了出来,如果当初做香炉那位仁兄顺时针开凿这个槽子,那香炉就顺时针旋转才会出水了。
位于福建省的天宝镇威惠庙出水香炉逆时针旋转时能够出水并非偶然,古人这么设计也是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一般人右臂力量大于左臂,习惯右臂发力向前推,香炉自然就逆时针旋转了,而且现代田径运动中,运动员也是逆时针延赛道奔跑的。
最为称绝的还是建造这个香炉的人巧妙运用这个上升泉作了一个香炉,又以香炉为中心建了威惠庙,让后人每当旋转出水香炉时更加坚信威惠庙香火的灵验。
也正是因为前人有心插柳,才引出了后人这千奇百怪的猜疑……
以上节目在北京电视台BTV-3《魅力科学》节目中播出
播出时间:12月4日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