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源之火的真相

(2007-09-24 19:51:59)
标签:

奇闻/逸事

科学

谈天说地

八卦传闻

分类: 奇闻天下
 

《无源之火的真相》

 

前段时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发生了一起怪异的火灾:火因不明,火源不明,更奇怪的是:天气越潮湿,空气湿度越大,它烧得就越猛。。。。。。

在三门峡市开发区南部的一片荒草地上,突然着起了离奇的大火,普通的黄土地竟像是被泼了汽油一般。没有火源,没有易燃物,甚至没有着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熊熊的大火不断地从地洞里冒出,到底是什么释放出了这地下的火龙呢?事情要从 2007719日说起……

    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午,槐扒局家属楼的居民像往常一样,吃饭、午休。根本没人注意到:离这栋楼直线距离不到200米的地方,一个潜在的威胁正在一步步地逼近……

    下午两点,住在六楼的王先生,无意中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突然,远处的异样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远处的地面在冒烟。

当时烟雾虽然很大,却丝毫没有闻到烧焦的糊味儿,也没有发现明火的迹象。再加上刚刚下过雨,周围空气非常潮湿。王先生根据常识判断:冒烟的地方荒无人烟,不存在任何可燃物,而且空气湿度如此大,绝不可能发生火灾,也没在意。然而,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两个小时之后,可怕的一幕出现了。。。。。。短短两个小时,火苗就从地下蹿了出来。眼瞅着近在咫尺的火势不断蔓延,随时都有可能伤及家属楼,王先生马上拨打了119……

然而就在这紧急的时刻,有着十几年救火经验的白胜利,面对眼前随时都可能扩大的火势却束手无策。

通过现场分析,白胜利发现大火是在地下燃烧。地表出现的裂缝和塌陷,表明这场火至少燃烧了十几天,这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呢?更让白胜利头疼的是:周围环境非常潮湿,包括此时此刻正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火势却丝毫不见减弱。反而有悖常理地像是雨助火势,火越着越大……看着正在熊熊燃烧的地火,白胜利犯了愁:究竟是什么东西引发的这场大火?并且至少烧了十几天……

随后,消防人员查看了方圆两公里内的区域,这里除了湿漉漉的杂草,就是被雨浸湿的黄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物体,甚至连一丁点儿燃烧物的灰烬都没有。火因定不下来,这就意味着无法确定灭火方案。难道这是一起无源之火?它究竟在烧些什么?火又该如何来灭呢?

面对越烧越凶的地火,消防人员,却迟迟不能采取措施,原因就是:无法确定火因!通常灭火第一步就是确定什么物质在燃烧,比如固体燃烧,木材纸张之类的用水来灭火;而油类火灾就要用特制的泡沫或者是专门的措施。还有气体火灾,金属火灾不同种类,都得用不同的方式来灭火,否则经会适得其反。然而,发生在河南省三门峡的这场地火却给白胜利他们出了个难题:他们在现场搜了个遍,竟然没找到一件能引起火灾的物体,万一火势突然扩大,该如何处理?面对无法确定消防方案,白胜利只有干着急,他决定扩大搜索范围。这时,有一条线索引起了白胜利的注意。在着火地点东北方向二三百米地方有个三门峡市污水排污站,白胜利怀疑是不是这个污水排污站和这个地方比较近,污水深入之后到这个地方形成了可燃沼气。

沼气多产生于沼泽,池塘、水沟等地下污水中,主要成分是甲烷—— 一种可燃气体,遇火就着,燃点很低。凭空燃烧的地火事件,罪魁祸首会不会就是沼气呢?

情况紧急,不容耽搁,为了查清元凶是否为沼气,三门峡市环境监测站的专家立刻赶赴现场。他们仔细观察了着火地点周围的环境情况之后,却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专家分析,这个地方原来是建河滩的滩涂地,所以它是在卵石层上,沼气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是沼气燃烧的话,火焰会很高,不会是陆陆续续一直在燃烧。现在的火情已经烧了一个月,所以判断它是固体燃烧。

 

神秘地火不是沼气所为,是固体燃烧。这结论一出,使整个调查行动一下子又陷入了僵局。而且人们在火灾现场一直没有找到能引起火灾的固体物质,究竟是什么引起的火灾呢?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白胜利突然想起了新疆曾经发生过“百年地火”的事件,此处的地火与那起事故有诸多相同之处:长时间燃烧,火焰炽热,都是在地下燃烧。而且三门峡地区盛产煤矿,很有可能这片荒地下面就储藏了大量的可燃煤层。那么这次地火时间会不会也是地下煤层起火呢?

为此环保专家针对着火洞口,以及裂开的地缝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由于燃烧地点在地表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层的分布,基本上可以排除煤矿的可能性。不过,有一样毫不起眼东西却引起了专家的注意——潮湿的土块。尤其是其中有一块土,被烧成了类似琉璃一样的绿色。如果它不支持燃烧,绝对不会烧成这个颜色,达到如此高温。因此专家猜测,这场地火的真正凶手就是这些土块。

    随后消防人员决定,按照这种固体燃烧再试行新的灭火方案。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后,地火终于被熄灭了。神秘的地火虽然灭了,但它的火因却一直困扰着白胜利。雨后起火?潮湿土块助燃?这些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在这儿全都发生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事情发展到这儿,不光是白胜利觉得奇怪,包括很多环境专家也都想不通,起火原因竟然是土壤,这些土壤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神秘物质?我们记者得知此事之后,也赶到了三门峡,看看答案究竟是什么?

记者到达出事现场之后,并没有发现这里的土壤与其它地方有任何不同之处。半米高的杂草,掺有少量杂质的黄土,典型的北方大地。难道就是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黄土坷垃可以燃烧,甚至可以自燃?半信半疑之下,我们找到了一块没有完全烧尽的土块点了一下,土块竟然像木炭一样,一下就着了起来。可是,当我们从周边找了一些同样的土块,如法炮制的时候,却怎么点都没有丝毫的燃烧迹象。难道这里的土壤含有什么神秘物质?它能将阻燃物变成易燃物?这种物质又会是什么呢?

    随后环境专家走访了在周围生活居住的群众,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印证了专家的推测。原来,这里过去是密度板厂,木材的存放地,垃圾也存放在这个地方。

根据这个线索,众人得到了一个推测:大量的木屑、锯末与土混合在一起,使得原本阻燃的土摇身一变,成了木材占主要成分的易燃物,从这个角度看——确实合乎逻辑。但是,固体引燃起火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易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还有氧气。看似合理的易燃物——混杂了木屑的土壤其实也有让人质疑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普通干燥木屑的自燃点在250度左右,如果是潮湿的情况下,那么着火所需要的温度就会更高,而且它维持燃烧的热量也就需要更多。然而着火地点——三门峡市五原路东,位于黄河上游,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最高气温不会超过40度。而且起火之前,那里连降大雨,温度不到30度。距离木屑的燃点相差两百多度,无论如何它都不可能自燃,更别说受潮之后的了。另外,而其他两个条件也存在疑点。

白胜利对起火原因也百思不得其解:这场火不是人为而是自燃,自燃时氧气很难进去,但火却越来越旺,好像它自己燃烧不需要氧气。难道这场火灾里还存在其它物质?究竟是什么发生了自燃呢?

要想彻底弄清楚地火燃烧的真正起因,唯一的线索就是那些能够点燃的土壤。于是,我们记者在现场取了一些土壤标本带到了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打算让专家分析分析这其中究竟含有哪些物质。很快分析结果出来了,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并没有我们想要的神秘物质。这些土壤初步分析主要是含木质素,就是原来的木材残渣、树皮、木屑、锯末等等,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有机胶合剂废料等等

 

分析结果表明:可燃土壤中确实有受潮的木屑。但是,这些燃烧条件苛刻的物质,在常温下究竟是如何点燃的呢?火灾原因调查到这里似乎走到了死胡同……但此时李宝明博士却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他认为,引起自燃的真正原因不是木屑本身,恰恰是“受潮”之后的这个环境。

为了验证这个推测,李宝明博士将我们送来的土壤样本,放进气体收集装置,这是一个收集样本气体成分的仪器,它将证实李宝明博士的那个大胆推测是否成立……

一个星期之后,能够燃烧的土壤通过仪器检测,结果表明:收集到的气体是甲烷。李宝明博士分析,由于地下潮湿,木屑被微生物分解,最后在特殊的条件下,比如说厌氧的条件下,产生一些沼气类可燃烧的气体,在温度达到它着火点之后,也可能引起燃烧。

原来压在地下的木屑层,密闭的土壤环境,以及渗透下来的雨水,这三样巧合的凑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甲烷发生装置。下雨之后,雨水渗透地下,木屑被雨水浸泡,就开始发酵、产生甲烷。同时整个过程还会放出大量的热。日积月累,地下的温度越升越高,甲烷量也越来越大,终于在一个温度湿度都合适的时刻,火被点着了,神秘的地下火龙就这样被释放了出来。

 

以上节目在北京电视台BTV-3《魅力科学》节目中播出

播出时间:9月25日  12:35  20: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