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明湖的秘密隐藏在湖底

(2007-06-02 01:09:20)
标签:

科学

谈天说地

分类: 惊奇人物榜
 

昆明湖的秘密隐藏在湖底

 

     颐和园里有个昆明湖,这昆明湖的来历说法很多。有人说它是慈禧太后为了修建颐和园而挖出来的,挖昆明湖的土堆了个万寿山。也有人说昆明湖确实是挖出来的,但挖湖的人不是慈禧而是乾隆,是乾隆当年为了给母亲祝寿而开挖的。还有人说,昆明湖根本不是挖的,它就是个天然湖。这些昆明湖身世的种种说法到底哪个是真的呢?

 

    黄成彦是个湖底沉积物研究专家,通过对湖底淤泥层中化学含量、微生物、植物种子等的研究,推测湖泊的年龄和成因。十几年来他几乎研究遍了国内的各种湖泊,惟独没有研究过昆明湖。作为一个湖泊研究专家,昆明湖的秘密吸引着他。

 

对湖泊来说,时间越长越有研究价值。根据文献记载,昆明湖至少已经有几百年了。从1750年到90年代的200多年里,从来没有进行过全面的清理淤泥。想彻底弄清昆明湖的身世,就必须对这些湖底沉积物进行采样,尤其要提取湖底淤泥。因为每个时期,土的特征都不一样。通过看土质,形状,颜色就可以推测湖泊的年代。

 

要想取得湖底的淤泥,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在湖中架船,船上搭钻机取泥,要么抽干湖水直接取泥。但架船的经费需要十几万,在八十年代是很难做到的。如果要抽干湖水,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著名旅游景点的颐和园似乎更不可能。这些困难让黄成彦的研究很难进行,昆明湖的秘密也就很难破解。

 

就在黄成彦为难的时候,一个机会出现了。199012月,颐和园开始清理昆明湖的湖底淤泥,湖水被全部抽出,湖底暴露出来。

 

为了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黄成彦通过各种关系寻求支持,终于得以进入昆明湖进行研究。

 

采掘河床上的淤泥必须用钻机,把钻头打入地下,将土层完整地提取上来。但清淤现场只有挖土机,没有钻机。无奈,黄成彦请河北地质矿产局帮忙,调了4个工人和1台钻机,无偿支援黄成彦的湖底沉积物研究工作。

 

淤泥几乎记录了湖底的全部秘密,提取泥芯的完整性至关重要。但是钻孔在提取泥芯的时候,钻头不停在抖动,把泥芯边缘的部分震散了,所以总有一部分泥芯会在提升的过程中掉下去,而这缺失的一小截泥层里隐藏的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数据。有没有一种方法,弥补钻探机的缺点呢?

 

黄成彦想到了工人吃饭时用的饭盒。他买了20多个饭盒,在 3左右的湖底垂直刨面上,黄成彦把饭盒从上到下扣进泥里,并且按顺序在饭盒上编号,这样,湖底的淤泥层就被完整而有顺序地取到了。

 

在研究淤泥标本时,黄成彦发现在土层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线,这说明水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结合有关史料记载,在乾隆年前确实进行过改造,也就是说乾隆把它挖大挖深,而淤泥标本证实了这一说法。昆明湖前身确实是原生的水系,叫翁山泊,它是从一个天然湖泊转变成半人工湖泊的。随着研究的深入,黄成彦还发现了草木燃烧后形成的炭屑。根据研究,他判断这是被大火焚烧遭到破坏后留下的。根据有关资料记载,1860年英法联军曾经火烧清漪园,也就现在的颐和园,昆明湖在当时受到毁坏,也就在湖底淤泥里留下了证据。这进一步确认了当年昆明湖受到毁坏后,慈禧太后对它进行了修整,我们今天看到的昆明湖,就是当年修整后的样子。但慈禧太后挖湖堆山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以上内容在 BTV-3《魅力科学》周五版《惊奇人物榜》里播出

播出时间:200761

 

新闻线索征集:如果您有类似的新闻线索请留言,我们将与您联系。

 

 

                 

BTV-3 《魅力科学》周五版 ——《惊奇人物榜》

 

    你也许是365行里的神奇技能人

     您的人生也许有着传奇的经历!

    您就是我们寻找的惊奇人物!

    

播出时间:每周五  BTV3   12:35   20: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