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母校湘阴九中

(2014-10-09 17:18:25)
文章来源:  时间:2014-09-10 字体: 【    

  □ 罗正坤

 

  20年前,我离别生我育我的故土,只身来到广东的沿海城市,最后又辗转来到长沙。推己及人,中国之大,如我这般“迁徙在路上”、奔波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游子何其多矣!我们忙忙碌碌也好、辛苦遭逢也罢,有时候真的忘了停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是滚滚红尘马蹄疾遮蔽拜访母校湘阴九中。

 

  当你我每天穿梭在熙来攘往中困了乏了的时候,朋友,别忘了回到桑田麦地,那儿又将让你我获得对于人生的新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少年,如同绿树有自己稚拙的年轮,好像飞鸟有自己未丰的毛羽。人都喜欢回首往事,特别是少年子弟江湖老之后,对少年时更有一番亲切而不免惆怅的回想。

 

  又到教师节了,生命在经过春天的风雨、夏日的烹炼之后,也已到了硕果累累的季节。那里有我们创建50年的母校。心情大约相当于拜望一位辞别不久的师长,我是三35年前在那里读书,我是去看望曾经青梅竹马而一别音尘两渺茫的朋友,去寻觅遗落在那里的一段遥远的少年时光。

 

  这所中学位于岭北镇莲荷村,此地古时叫龙王寺,十里能闻到桂花香,遍地香樟树,它由热心教育的地方绅士联络当地四姓家族捐资献屋,于1972年秋天草创而成。它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原为岭北大学,后改名为湘阴九中。

 

  随着车轮飞转,驶过一个山坡,山川依旧,校舍依旧,如果不是校后门前绿野都是依稀的旧时相识,我真不能相信这里曾是我弦歌多载的地方。我跨进校门,一脚踏进三十四年前的历史,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景象,耳边荡漾的是遥远的回声。

 

  昔日简朴的校舍早已完整地交给了历史的记忆,来这里是为怀旧,四处徘徊,寻寻觅觅,当年的同窗呢?昔日的老师呢?我曾作息于其间的教室和宿舍呢?还有那只常常飞来蹲在窗户上听课的鸟儿呢?以前的宿舍已经不存,原操坪我下课时攀登樟树己两人都难围住,遍地鸟叫虫鸣,但它不知道如果时间倒流,我就梦寐在它的枝桠间,呼吸在它的芬芳里。原来的教室也在,但我却明明白白地记得我曾坐在何处,清清亮亮地想起语文老师李浅泉先生有传统读书人的雅而又有新派学人的开放。有一次他竟然提来一布袋花生,一个学生桌上放一撮,让大家在物质的果香中品赏精神的书香,那堂课自然其乐融融而永远铭刻在同学们的心上了。最难忘记的是他吟诵起古文古诗来感情极为投入,抑扬顿挫如醉如痴,同时又要求我们背书,我后来之所以和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真是要拜李先生之赐呢!

 

  校园的旧貌和往日的遗踪已难寻觅,就去探询我们过去曾结游于其间的绿野平畴的两棵桂花树吧,步出校门不远的莲荷学校,而今由于学生少变成养鸡场,两颗桂花树像饱经风霜的老人寂寞的守在哪里。今天,如果把驰过中年驿站的同学召回来,我们还能不能勾起那青涩无邪的岁月?我一直不敢忘记,对于毕业后四处漂泊,后来我把所有的教科书都卖了,唯有老师书在作文本,“让写作丰富人生”七字留言,虽然我是个藏书几万册的书呆子,我一直不敢忘记,夹在我收藏众多的笔记本里,和我一起走在文学旅途上……

 

  鸡场的鸡叫声结束了我的回忆,回老家时恰与我同班同学、而今是村书记的杨得庚。他说:“如有识之士对此宝地开发利用,一定物有所值。”我也一定约文朋诗友再次拜访。(作者供职于长沙某媒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