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产儿日 用心呵护早到的“天使”

标签:
北京玛丽妇婴早产儿世界早产儿日 |
国际研究表明,50%~80%的早产儿与孕妇感染有关。“很多感染不一定有明显的症状,孕妇甚至完全没有感觉,但是却会对胎儿造成很大影响。” 我国每年超百万早产儿降生,早产已成我国新生儿死亡首因。
但是随着婴儿死亡率的下降,早产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已成为中国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而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出生人口量将持续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也明显增多,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早产儿出生。
早产不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继肺炎之后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而且许多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视力、听力或者智力方面的缺陷。但是,从医学的角度而言,其实许多简单易行的办法都可以有效应对早产问题。即使没有新生儿重症监护,恰当的护理也能够挽救四分之三以上的早产儿。这些护理包括产前注射类固醇,以加强婴儿的肺功能;母亲抱住婴儿进行直接的皮肤接触并进行频繁的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法”;以及婴儿复苏措施等,但遗憾的是多数早产儿并没能得到应有的帮助。
什么是早产儿?
人类正常妊娠期从母亲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为期280天。妊娠期
另外不管其孕期长短,出生体重
重视早产儿喂养
早产儿除了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如足月新生儿以外,吸吮和吞咽能力也差,常常无力吃奶或不会吃奶。早产儿胃容量极小,有时多喂几口奶也会因漾奶呛入肺中而夺去微弱的生命。所以,早产儿的正常喂养是十分重要的。
早产儿黄疸
早产儿黄疸是体内胆红素浓度高的结果而胆红素主要是红血球的代谢产物,当红血球老化破坏时,血红素就会游离出来,经代谢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通过血液运送到肝脏,经肝脏的代谢后,由胆管排泄于肠子内。当上述的代谢路径发生问题,造成血中胆红素的堆积,就会形成黄疸。
早产宝宝在0至1岁之内必须加强营养,积极防病,细心耐心地护理如下:
1.保温。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另外,早产儿的体位取平卧位,不用枕头。
2.各种维生素的补充。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有母乳,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3.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还有,如果能力许可,父母在早产儿一岁以内时,最好能每一个月到医院儿科保健门诊去检查一次,两岁以后可以两到三个月去检查一次,以得到儿科医生的指导。
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1.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
2.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
3.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时;
4.突然发生腹胀时;
5.发生痉挛、抽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