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玛丽妇婴关爱母婴 |
曾几何时有不少家长对孩子饿了就可以进食感到不解。原本当一个人产生了饥饿感的时候,就意味着体内需要进食了,此时如果能立即进食,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感觉一定是很舒服很愉快的,所以我认为饿了就吃天经地义,无可争辩,是科学合理的。
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对此不理解甚至提出质疑呢?我发现大概有以下原由:
1、有的家长把医学理论看作教条,忽略了人的复杂性与个性,失去对人的本能的认知,一味强调要给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主张定时吃、定量吃并希望形成一个不变的规律。
2、有的家长怕孩子吃多了肥胖,明明知道孩子需要吃或没有吃饱却拒绝满足孩子的需要。
3、更多家长是怕孩子吃的少影响营养摄入长不高长不胖所以无论孩子是否需要,都坚持到点再吃的观点。
到点就吃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1、对有一些孩子确实比较适合,因为家长按照本本规定的点恰巧与孩子的需要吻合了,孩子多数情况下感觉还不错,妈妈也很快乐。
2、开始定点吃还好,以后逐渐发现孩子吃的越来越少,甚至拒绝进食,宁愿饿着,此时小儿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不增,妈妈每天焦虑,不得已开始就医。
3、因为孩子每天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不到满足,失去愉快的情绪,没有安全感,昼夜无原因哭闹烦躁,对进食产生抗拒,其结果家长和孩子每天都处于战斗状态,家庭矛盾重重,家庭氛围恶化,此时谈何健康快乐?
4、苛刻的定时吃甚至导致少数孩子出现严重的生长发育迟缓。
5、形成顽固的消化功能紊乱,这些孩子不是毫无食欲就是吃什么拉什么,不是腹泻就是便秘,此时无论用什么方法治疗效果都甚微。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好孩子每天应该什么时候吃,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就无法实现科学合理喂养,其后果就是让孩子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上难以达到自身最佳水平。
我始终坚持饿了就吃的原则,因为饿了再吃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舒服合适,因此也最受孩子的欢迎。饿了就吃不但可以合理补充营养,更重要的是让人在感觉上得到满足。
而“到点吃”表面上好像也是为孩子着想,实际给孩子的感觉却恰恰相反,只能让一部分孩子感觉舒服合适,而大部分感觉不舒服不合适。定时吃本身不无道理,对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学生、职业工作者、军人是必要的,而对于那些幼小的生命,我们应该给予一个更加宽松和个性化的生长发育环境,让他们得到更多舒服合适的感觉,因此我个人认为,饿了就吃相对于到点再吃应该更接近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