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称上海市儿童医院母乳库的40万毫升母乳,在一年内被消耗殆尽,目前母乳库面临“断奶”的窘境。
(母乳库是一项为特别医疗需要而选择、收集、检测、运送、储存和分发母乳的重要设施。)
母乳库告急的原因很多,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国早产儿数量位居世界第二,而对于早产儿等危重婴儿而言,母乳的作用胜过药物,能帮助挽救他们的生命。
通常我们只知道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因为它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是任何乳制品都不能替代的。
而鲜为人知的是,对于早产儿等高危婴儿而言,母乳的作用胜过药物,母乳喂养能显著降低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败血症等情况的发生。
另外对于大部分肠道术后以及重症感染患儿,应用捐赠母乳后显示出了意想不到的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即使说母乳是婴儿的救命汁液也不过分。其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
1.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儿
2.肠道术后婴儿
3.牛奶蛋白过敏婴儿
4.其他各种重症感染患儿
溯源:全球第一个母乳库建于100年前
世界上最早的母乳库于1909年建于奥地利的维也纳。
10年后美国和德国成立了另两家母乳库。
随后,母乳库在北美迅猛发展,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AIDS的出现,大部分母乳库因受到冲击而倒闭。
这种现象持续到90年代,基于对母乳的安全性及优越性的研究和证据,母乳库建设再次在全球获得迅速发展。
别出心裁:世界上最大的母乳库,由消防队负责“送乳”
世界上最大的母乳库于1978年建成,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整个巴西有132家母乳库。巴西不但母乳库数量多,运转方式也非常奇特且有效——由消防队负责母乳提供服务。
(拥有132座母乳库的巴西鼓励母乳喂养:图文不符。)
他们平时负责消防工作,周末也不休息,每天24小时向所有需要母乳的婴儿提供服务。
服务对象主要是早产儿和感染了AIDS病毒的妇女所生的婴儿。这些婴儿最初3个月的喂养主要靠母乳库。
但对那些有条件却不愿用自己的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母乳库不提供服务。
内地:母乳库建设始于2013年
2013年5月,广州建立了内地第一家母乳库。
2013年8月,南京建立了内地第二家母乳库。
(曾经在一年内消耗了40万毫升母乳的上海市儿童医院母乳库:位于这幢大楼的第11层)
2016年8月,北京第一家公立医院母乳库落户北京协和医院。
2017年1月,国内母乳库推广项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截至目前,国内母乳库数量已达十余家。
探究:如何保证捐献母乳的安全?
1.母乳库先对捐赠的母乳进行消毒,再进行成分分析。每个妈妈母乳的成分都有差别,比如有的妈妈母乳脂肪含量大,就不能给脂肪耐受有问题的宝宝吃。一旦发现爱心母乳中脂肪较低,就可以专门标记给这些宝宝喝。
2.大部分捐献的母乳最后都是混合在一起,提供给有需要的早产儿。一些特殊的孩子,可选择一些特定成分的母乳。
(医护人员严格操作,确保每一份捐献的母乳,都是安全的)
3.检测合格的母乳,会被存放在专门的设备中,保存于零下30℃的环境里。母乳在低温中可以保存6个月。一旦超过6个月,就会进行废弃处理。任何时候都不用担心孩子吃到变质的母乳。
4.每一份母乳都能追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保证每瓶使用在受捐者身上的母乳具有可追溯性。
捐乳妈妈:
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做哪些检查?
1.不抽烟、不饮酒、不喝茶、不吸毒,无长期用药史,近半年内无血制品输注史。
2.HIV、乙肝、丙肝、巨细胞病毒和梅毒检测呈阴性,产后10个月内。

(母乳库为捐献母乳的“爱心妈妈”颁发证书)
3.接受血液筛查等健康方面的检查,确保没有传染性疾病。全套检查需要抽6毫升血。
4.每个捐献者都要与母乳库签一份知情同意书。
关注:母乳库建设存在哪些短板?
1.妈妈们母乳捐献意愿低。广州在母乳库筹备阶段曾对几百位怀孕妈妈和刚分娩的妈妈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愿意捐奶的只有25%。部分母乳库接受的捐奶量,只达到院内需求的10%。
(爱心妈妈在捐献母乳)
2.缺乏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我国已建的母乳库均为“无偿捐赠、无偿使用”,所需设备、采集母乳的耗材、捐赠者的血清学检查等相关资金多由医院或社会捐赠承担,缺乏可持续的资金保障。而国外是“无偿捐献,有偿使用”。
3.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亟需制订、颁布母乳库标准,使国内母乳库在标准化、制度化基础上运营。
玛丽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为早产儿后天体智发展插上翅膀
产科专家认为,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加,早产儿出生比例呈上升趋势。母乳库的建设,对于包括早产儿在内的危重婴儿的救护,具有特殊的意义。提倡妈妈们使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孩子,符合捐赠条件的,应把富余的乳汁捐给母乳库,使有需求的孩子能得到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