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焦虑症”引发社会关注 BTV专访玛丽李少芬院长

标签:
父母健康情感育儿 |
作为一特定社会发展时期的产物,“二胎焦虑症”正在引发国内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3月2日,BTV生活频道就如何缓解“二胎焦虑症”,对北京市西城区围产医学专家组成员、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玛丽妇婴医院李少芬院长进行了专访。
“二始焦虑症”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产物
李少芬院长说,“二始焦虑症”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产物。
首先,备孕二胎者年龄大多在40岁左右,正值事业高峰期,生育对于女性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由于一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许多人在在生完头胎后,根本就没有生二胎的准备,导致部分男女在生育能力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第三,二胎生育还关系到孩子培养及住房问题,经济压力很大,以至于很多家庭在“想生而不敢生”之间纠结。
第四,二胎生育还容易招致大宝的愤怒,相当一部分大宝并不喜欢有个弟弟或妹妹,个别甚至公开威胁妈妈“你敢生我就跳楼”。
第五,家庭成员意见不统一,比如妻子要生,丈夫不同意;或是婆婆要生,而儿媳不同意等。
缓解“二胎焦虑症”: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李少芬院长表示,缓解“二胎焦虑症”,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会上要为二胎生育营造良好的环境,在用工、产假等方面,为她们提供公正的待遇;再就当事人夫妻双方在生二胎前,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
一是生理准备。二胎生育者大都属高龄备孕,本身就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备孕前要做好身体上的准备,出现疾病要及时治疗,存在亚健康的要及时调养。尤其要做好产检,这是孕育聪明健康二宝的前提。
二是心理准备。对于女方而言,生二胎可能导致自己事业中止或中断,甚至有可能回家做全职太太,对此女性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另外女方在生育过程中,男方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需要担当更多的责任,在心理上也要有所准备。
刚好来玛丽就诊的红衣二胎怀孕者,当着BTV记者的面,向李少芬院长“诉苦”。
三是要征得老人的同意——如果你准备让他们帮你带二宝的话。如果老人不同意带,或是体力不允许,就会带来后期抚养上的麻烦。
四是要做好大宝的心理安抚工作。有些大宝在妈妈生下二宝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烦躁、易怒和焦虑的情绪,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亲子妒忌问题”。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大宝明白并相信,有了二宝后,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他。
据此李少芬院长强调说:“准备要二宝时,最好要把大宝作为一个核心因素来考量,要充分了解大宝的接受程度,争取在怀孕前就要征得大宝的认同。如果大宝激烈反对,那么要二宝就有可能得不偿失,因为这轻则导致其心理扭曲,重则会影响他一生的幸福。”
最后李少芬院长表示,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二胎生育是一件关系到阻止人口断涯式下降的大事,希望整个社会都来关心二胎生育,也期待二胎生育夫妇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从从容容地生个健康聪明的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