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胎儿期没有昼夜的概念,胎儿的睡醒周期是40分钟,睡醒交替,无论母亲活动与否胎儿都自成规律。出生后孩子要逐渐适应昼夜的概念,即养成生物钟。
新生儿期孩子睡17-18个小时,以后随着孩子的长大,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夜里睡眠时间加长,白天睡眠时间减少,直到7岁与大人的睡眠时间相近。新生儿期每隔2-3小时就要喂奶,在白天喂奶时要不断地和孩子说话,沟通,不能吃吃睡睡,因为吃奶很费力,我们常说使出吃奶的劲来就是这个意思,让孩子一次吃饱,当孩子吃饱后就要放到小床上,拍他入睡,给以节奏的震动,利于睡眠。因为孩子在母体里一直是晃晃悠悠,听着母亲的心跳,出生后喂奶时孩子听着母亲的心跳,感受着母亲的体温,就睡着了。我们做的摇篮就是仿照宫内的感觉,让孩子有安全感,用手拍他也是给以振动。因此建议吃完奶就放下,如果不放下,抱一段时间后再放下,孩子就会惊醒而哭闹,慢慢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当孩子睡觉时周围环境要安静;不能温度过高,稍微凉些,少盖些,让孩子小手小脚微凉,利于睡眠;尿布一定要干燥,尿湿了及时更换,否则潮湿也不利于婴儿睡眠。
不建议孩子睡在父母中间,因为父母之间因大人的呼吸形成一个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使孩子处于一个慢性缺氧的过程;同时父母熟睡和婴儿的滚动易于压住婴儿或造成窒息,带来生命危险。孩子独立睡眠,利于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和独立精神。通过逐渐的培养使孩子形成好的睡眠习惯。
孩子的小被子、小褥子、小枕头要能够经常清洗,柔软,洗时不用过多的洗涤剂。另外不要有线头,以免缠绕婴儿的手指脚趾,造成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