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妈妈都知道在怀孕的时候要侧卧,但在生完宝宝之后就以为终于可以怎么舒服怎么睡了,实际上新妈妈月子期间更要注意睡觉姿势,否则就可能危害到身体。那么,产后新妈妈的哪种睡觉姿势比较科学呢?
多种睡姿交替有利于产后康复
新妈妈在产后卧床休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躺卧的姿势,因为分娩结束后子宫会迅速回缩,而韧带却有点像失去弹性的橡皮筋一样很难较快地恢复原状,再加上盆底肌肉、筋膜在分娩时过度伸展或撕裂,使得子宫在盆腔内的活动范围增大而极易随着体位发生变动。
为了防止发生子宫向后或向一侧倾倒,新妈妈在卧床休养中要注意避免长期仰卧位,而应侧卧、仰卧和俯卧等多种姿势交替。
不要把宝宝放在新妈妈身边
很多新妈妈在休息的时候总喜欢将宝宝放在自己的身边,以便喂乳。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影响了新妈妈的休息,因为新妈妈在翻身的时候总会担心不小心压着宝宝或者弄醒宝宝,导致其在睡觉时总是睡得很紧张,而总是采取一种固定的睡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因此,新妈妈不要让宝宝和自己睡得太近,也可以将宝宝放在婴儿床上,这样新妈妈在睡觉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自由舒适的姿势了。
卧床休息的正确方法
清代养生家尤乘曾说:“产后上床,只宜闭目静养,勿令熟睡。”即是说产后新妈妈不可立即上床熟睡,而应先闭目养神。中国古代对产后新妈妈的卧床姿势及养神方法也有一整套的方法与步骤,即分娩后不能立即上床睡卧,应先闭目养神,稍坐片刻后再上床背靠被褥睡眠,竖足屈膝,呈半卧状态,不可平卧而睡。这样半坐卧3天后才能用平卧、仰卧或侧卧的姿势睡觉。
其中闭目养神的目的在于消除分娩时造成的疲劳、安定神志、缓解紧张的情绪等;半坐卧的目的在于使气血下行、气机下达,有利于恶露的排出,还能使膈肌下降、子宫及脏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在半坐卧的同时,还需要用手轻轻揉按腹部。方法是以两手掌从心下擀至脐部,在脐部停留片刻并做旋转式按揉,再下擀至小腹,又做旋转式按揉,按揉的时间应比脐部的稍长。如此反复下擀、按揉10次,每日2-3回。这样可以使恶露、淤血不在腹中停滞,还可避免产后腹痛、子宫出血等,从而有助于产后康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