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痛经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类型育儿 |
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相比,更常在月经来潮后即开始。而疼痛的特点没有什么不同,原发性痛经的诊断只有在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才可做出。一.看年龄原发性痛经通常是先天性的,最常见于25岁以下的未婚未育女性,多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不正或子宫颈口狭窄导致经血无法顺利排出等因素有关,往往在月经初潮后6-12个月间出现症状,待到育龄或结婚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继发性痛经呢?多属后天性,既可发生于25岁以下未婚未育女性,也可发生于已婚已育女性,即使结婚也不能减轻,而且怀孕的几率很小。
二.看时间原发性痛经大多发生在月经期的开始数小时,且在2-3天内消失。继发性痛经则不然,往往在非月经期也有盆腔痛,并在月经期加重,疼痛与月经周期关系不大。
三.看部位原发性痛经的疼痛部位常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以上区域,少数疼痛可延伸到大腿或后背,呈阵发性胀痛或痉挛性微微抽痛、刺痛等。继发性痛经部位不固定,多与原发疾病有关,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小腹剧烈疼痛;卵巢囊肿表现为活动时小腹痛;子宫纤维瘤则多为小腹持续或断续胀痛。
四.看疼痛度原发性痛经的疼痛具有均匀的时间间隔,每次疼痛的程度大体上相当。继发性痛经的疼痛间隙无规律,发作较频繁,疼痛程度也是逐步加码,即每一次都比上一次疼痛要重一些。
根据上述4点可大致判断出痛经的类型,但要准确诊断须依靠医学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器械检查等。原发性痛经医学检查常无异常发现,而继发性痛经则一定有某种病理情况存在,如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增粗或片状增厚、有压痛等。器械检查更有意义,如B超对多数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子宫畸形、卵巢肿瘤可做出诊断;宫腔镜可发现粘膜下小肌瘤、息肉、内膜炎、宫腔粘连等细小病变;腹腔镜则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还可以发现盆腔炎块、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与卵巢肿瘤等。
前一篇:解决宝宝便秘要注意啥
后一篇:快乐孕产妇如何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