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感谢献给北京妈妈
5月7日下午1点半,随着一列火车缓缓驶入北京西站,车上来自北川灾区的3位“地震宝宝”及他们身着羌族鲜艳服装的妈妈,见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北京玛丽妇婴医院的医护人员。这些医护人员在当年那场大地震中曾亲手接生下这3位宝宝。而此次3位北川母亲16个小时舟车劳累赶到北京,就是要面谢曾经帮助过她们的北京市妇联和玛丽妇婴医院的医疗志愿者。
“孩子出生后,我们一直盼望着重返北京。考虑到孩子年纪过小,医院委婉拒绝了好几次。今年临近5·12三周年纪念,孩子们也都长大了,我们特意制作了锦旗,坚持要来北京。做一次感恩之旅,寻亲之旅。这里面有太多无法分割的亲情。”一位北川母亲说,虽然知道医疗志愿者们什么都不缺,但是她们还是千里迢迢地带来了核桃、茶叶等北川特产,送给志愿者们聊表心意。
回忆是痛苦的根源。不能否认,如今很多震区的人们已经不愿再揭开伤疤,回到那段可怕的日子。在采访中,玛丽妇婴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多次反复提醒,不要再去打开妈妈们痛苦的记忆,因为她们中有的失去了孩子,有的失去了丈夫和多名亲人。必要的保护能让她们不再受到伤害。而重现也是最好的纪念。通过当年参与地震救援的医护人员的讲述,让我们记住这3位伟大的北川母亲以及她们的宝宝。
地震宝宝
——王震生
2008年5月15日,经过两个半小时飞行,由妇产医生组成的玛丽医疗志愿队,带着价值21万元的上百种急需药品、医疗器械抵达灾区。下午两点多,玛丽医疗志愿队来到北川救灾指挥中心。
到达后不久,一位焦急的年轻人就拖着伤腿走进玛丽妇婴医院志愿队的帐篷,他一边说着并不流利的普通话,一边用手比划着:“有没有妇产科医生?我们有孕妇快生了。”当时,指挥部参与救灾的都是来自骨外科的急救医生,唯一只有玛丽医院派出的妇产科医生。据这名报信的年轻人说,孕妇从北川跑出来受到惊吓,目前她所处的位置离救援队还有几公里远,山路崎岖险峻无法到达。
玛丽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余梅一听说这情况,马上决定带上护理人员和急救包,同年轻人赶到几公里外孕妇的住处为孕妇做接生手术。
因为惊吓和在震中擦伤碰撞,孕妇情况很不乐观,羊水破了很长时间,孩子一直出不来,有难产迹象,余梅决定马上为孕妇作剖腹产手术。在当地和第四军医大学医护人员的配合下,给孕妇麻醉后,余梅为孕妇进行剖腹产手术。及时的手术挽救了母子俩的性命,孕妇也顺利产下一名男孩,宝宝后来取名王震生。
随后,医疗队把产妇及婴儿转到绵阳医疗救护中心进行术后护理。
地震宝宝
——席菁雯
2008年5月15日,由北京玛丽妇婴医院组织的医疗志愿队第一次到达四川绵阳安县安昌镇的救助中心。作为专业的妇婴医疗队,队员们在这次救援行动中共接生了5名新生儿,救治了200多位妇女儿童。羌族妇女张建清就是其中一位。
当时,31岁的张建清已怀孕34周,离预产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这场灾难中她失去了丈夫和其他5位亲人,张建清几次都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种种不良的因素甚至让她有了早产的迹象,是救护人员及时发现她,并将她送至救助中心。张建清一见到玛丽医院的医疗人员就放声大哭:“我怎么办啊?孩子生下来我拿什么把他养大啊?”
志愿队的队员们为她做了细致的产科检查,产科专家余梅不断安抚她的情绪。在场的玛丽医院的医护人员看到悲痛的张建清,许下承诺:“只要你愿意,我们玛丽医院就带你回北京。在那给你接生,你一切费用都由我们来承担。你就放心等着孩子出生。”
最终在玛丽医院医护人员的救治和帮助下,张建清的情绪得以稳定。后来因为灾区情况复杂,出现堰塞湖等危险状况,救灾指挥中心调度指挥玛丽医院医疗队进行转移。而医疗队的队员们因为曾对张建清的承诺,一直顾念此事,多次拨打张建清留下的手机号,但一直都打不通。
为了当初医疗队给张建清的承诺。6月23日,玛丽医院特派医疗队再下四川寻找张建清。24日上午几位志愿者驱车200多公里赶到了北川县擂鼓镇。6月26日,志愿者们找到了张建清,并将她接到北京。医院为其安排了条件优越的vip病房,张建清在北京玛丽妇婴医院平安待产。
7月5日早上9点50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声,一个粉色的漂亮女婴降生。
小宝宝享受着来自北京所有人的关怀关注。在北京人为她取的多个名字中,张建清最后为孩子取名“席菁雯”。
地震宝宝
——邢宇涵
2009年4月,北京市妇联、什邡市妇联联合北京玛丽妇婴医院举办“救治一个女性,就是救助一个家庭”的主题公益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有20多位来自四川灾区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妇女,她们因为各种妇科疾病不能再次怀孕,经北京玛丽妇婴医院救治,有四位妇女已经成功怀孕。张辉敏就是此次活动中被成功救治怀孕的对象之一。
在大地震中她失去了10岁的儿子,并由于患妇科疾病无法再次怀孕。在什邡接受北京玛丽妇婴医院专家的治疗后,张辉敏于当年9月份重新怀孕。
由于是第二次做妈妈,34岁的张辉敏属于高龄产妇,为此,医院专家就经常打电话询问她的健康情况,还为她邮寄去了一些药品及营养品。
在什邡,经过医院专家的检查,发现张辉敏住的地方潮湿,震后重建的房子还在建设中,营养跟不上,孩子体型偏小。为了孕妇能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安全地把孩子生下来,并为家境拮据的张女士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玛丽医院医疗队决定将张辉敏接到北京待产。
2010年4月,张辉敏在北京平安分娩,生下一个2850克重的男婴,取名邢宇涵,她也再次成为一位幸福的妈妈。
5月10日《北京晚报》

护士怀里的小宝宝就是席菁雯

面对面,伸出手,共同帮助灾区宝宝!

BTV王芳倾情主持

林永健夫妇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