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养生之道是“冬藏”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潜藏于体内。因此,冬季的养生之道是“冬藏”,养精蓄锐过冬天。
冬天要穿足够的衣服,避寒近温,不做激烈运动,少出汗,不无谓损耗阳气,此谓“藏阳”。
节欲保精,避免房事过劳、不酗酒。冬令进补,加强全面营养,此谓“藏精”。
冬天人的神气也应内藏,早睡晚起,至少在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是“藏神”的最好办法。《黄帝内经》里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所处也”,既然肾脏是封藏之本,那么冬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养护肾,保持肾经的畅通。
养肾最简易的做法就是睡前泡脚。常言道:“寒从脚下起”,脚是肾经、脾经、肝经这三条阴经和膀胱经、胃经、胆经这三条阳经的交接点。选用陈年艾叶煮水,自然冷却到50℃左右后泡脚,能通经散寒,温补肾阳。用手朝脚跟的方向握住脚趾,前脚掌凹下去的那个窝,就是足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穴位,每天泡脚时按压涌泉穴30次,可以补肾、畅通二便。但切记不可大力按压涌泉穴,有酸胀感即可。
冬季多吃板栗,也对补肾大有裨益。板栗味甜性温,入脾、胃、肾,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唐代“药王”孙思邈更是认为栗子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违背了“冬藏”养生规律,最终伤害肾及肾经。冬天肾水没有养好,春天就会出现痿症,易发肝病;冬天藏精不足,到了春天还是手脚冰凉,春天的病其实来源于冬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