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SM的心理学认识暨治疗之简单探讨(二)

(2008-04-01 21:23:54)
标签:

虐恋

施虐

受虐

心理

精神

治疗

sm

心理动力学

杂谈

分类: 灵心門
 

1、  躲藏起来的自我攻击者

 

    很多人常误解受虐的人是在享受着被虐待的滋味,人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给别人侮辱和鞭打,这不是“没事找抽型”实在贱的很。所以,很多人并不能理解受虐者这般的作为,常常就瞪大了眼睛,把这与“变态”等同视之了。抱有这一想法的人多半有这样的一种假设,就是人不会无缘无故的要求受罪,要求受伤的。人都是朝向生命、阳光、快乐发展的,谁也不会自愿地活在阴暗潮湿的墙角堆里吧。

 

    就这个思路下去,我们不由地会想到弗洛伊德理论中“死的本能”,这是种内驱力,把人朝向死亡拉去,直到有一天实现为止。这是多么强大的一股力量,而人又不得不去承认会有死亡的事实。那受虐会不会是在走向自我的毁灭呢?倘若真这样,人的生存也就太可怕了些,时常惹来死神的光临。然而,这里我们需要厘清一个事实,那就是这种具有自我毁灭倾向的行为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所为,而是需要假手于他人。受虐者通常都会有这种感受,他们没法自己一个人受虐,即便可以想象着身处于此时此景中,但却始终得不到预想的效果,他们最后仍不得不重操旧业起来。这说明受虐一方必须需要一个真实的施虐主体给于他真实的虐待行为,而不是一种愿望。

 

    因此出于“死本能”的解释受到了一些阻碍,受虐者的这一本能似乎是打了一个弯,通过他人来实现本能驱望,而实质是自我毁灭的一种转向罢了。这样就可以理解受虐者其实是对自己的施虐者。不过很多受虐者并不会相信这一点,他们只看见自己有受虐的要求,并实实在在的在受虐过程中得到了满足。当从骨子里发现了不同于平常生活中的自己的另一面时,于是他们就惊呼原来自己是个“受虐者”。

 

    其实,真正受虐的哪是说话者本身,到头来他只不过是充当了一名帮凶,合伙着施虐者一同对受虐者自我形象的“强暴”。有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那就是但凡受虐者多半在正常生活中是扮演着某一群体内的领袖、模范、强势人群。这些人也可以说是社会上的精英人士,他们通常也背负着极其厚重的社会期许。SM也被认为是精英们玩的游戏,一方面在说SM是有钱人玩的游戏,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精英们有被施虐的需求。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不属于精英的一些普通人同样也会私下里找“志趣相投”的人在玩SM。他们一般是通过网络认识的,然后彼此满足对方的需要。这其中有一些人只是好奇,纯粹的游戏,是性的附属品。他们对受虐行为可有可无,没有成瘾。而另一些人就是完全的是在享受着受虐带来的身心快乐,这里的重点是受虐行为,而不一定伴有性。他们对受虐经常有着很强烈的需求。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是后一种人,把这类人也当作受虐者看待。观察这类人,有男性也有女性,男性类似于上面提到的精英分子,在群体中有一定的榜样作用。而女性更多的则是通常意义上的淑女、乖女、给人很安静又偏向安分守己,恪守着最为正经的“妇道学”小心翼翼生活的女性。在熟悉的人眼里,是最难让人相信,她就是一个经常游戏在SM中的受虐者。我不知道在所谓的女精英人群中,是否也有受虐者的。

 

    以上的两类人群,我试图要寻找到所谓的相同点,来解释这共同的受虐背后的故事。当我们走近这些人的时候,不难发现,他们都活在一个被包围了的社会期望中。精英们习惯了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自觉地在把自己放在神坛上供着,接受各方人士的“膜拜”。他们得到了想要的自尊,但是,在这同时,他们又把自己像贡品一样献了出去,他们要担当,他们要坚强,他们要伟大,他们要和蔼,他们要有爱,他们要有一切被社会认为高尚的美德,因为这样,是符合大家期许中的精英形象,否则就是有缺陷的精英。

 

    我们社会有很多这样有缺陷的精英,他们做人不完美,但他们活得也许很正常。而那些完美的精英们,他们得到了社会期许,得到了无比荣耀的光环,但同时他们又失去了自己,不得不时刻背负着厚重的道德铠甲,辛苦地出没于人前人后,做社会美好形象的代言人。

 

    靠社会快速发展一跃而成“哄抬”出来的高自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背负地的游刃有余的。有些人内在并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发展出那样高的自尊,所以内在和外在就难免不能恰当的融合一处,于是,有些人就需要“伪装”,带着高尚、强大的一副脸面出来见人,而把猥琐、懦弱的很可能是真实的自己那一面努力抛弃掉。因为,他们要迎合社会文化的高兴,要使既得的成果不遭到威胁。

 

    渐渐地他们遗失了本来的自己,变成了社会道德要求的楷模,变成了被裱上黄金的泥塑神像。这本来也好,可是有时候本来的自己虽然遗失了,但是却还没有离开自己,他们不断的在向自己发起一波又一波地挑战,想要把那个“楷模”打倒,让本来的自己取而代之。只是,在正常情况下,楷模实在太强大了,本来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败退下来。

 

    直到有一天,做精英的“奴隶”被“主人”用“皮鞭”把长久以来的“楷模”彻底打趴下去了,本来的自己在那一刻又获得重生。那是很久没有过的生气,具有着最本质的气息,之前背负着厚重的“铠甲”,一下子就把它远远地踢到了一边再不用理它。只有这时,自己才感到最轻松,活得更是自己,不用费心去做伪装了。

这样看来,受虐分明就是本来的自己在和施虐者联手,一同打败强大的不可一世的“楷模”的自己。也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受虐就是转向自身的施虐。

 

    同样道理,在解释那些普通女性也是可以说得通的。那些女性往往从小受着家庭或师长对于本份女性的强烈要求,这些要求也像是枷锁镣铐,捆缚着女性固有的自由。这在封建社会再自然不过了,只是那时不像现在女权主义这样猖獗,女性本来的地位就是在一种受虐的环境下生存,即便再严重的虐待,也只是生存的一种延续,而不会被看作是受虐症患者。现在则不如,女性在追逐着要和男性一样的生存和地位,获取着和男性几乎相同的信息和资源,这就使她们有机会在人生发展旅途中形成各式各样的人,这便和过去一直被要求的要做“本份”的女孩相冲突了。于是,有些女孩能战胜“本份”的自己,有些女孩便被“本份”自己所打败。这样,便只好联手施虐者一起对付“本份”的自己哦。女孩的这种受虐同样也是为了攻击自我形象的一种转向。

 

    不过写到这里便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受虐者不能自己直接地攻击自己,而非要转向一下,借助别人来攻击自己呢?这也许只能这样解释,首先固然是“楷模”的自己和“本份”的自己过于强大了,又加上有重要人士在一旁帮衬着,实在是不容易对付。因此,非要借助于另一方的力量才可以与之相抗衡;其次,这种对抗是完全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自己本来是不愿和那么符合社会要求的自己对抗的,因为这种对抗必然会遭到有着社会期许人的反对和失望,而自己也可能在其中失去一些已有的赞许和利益。这就让本来的自己只好躲起来,悄悄地与这样强大的自己做对抗了,幸好在一个偶然的机遇,碰到了在一条战线上的伙伴,于是两人便一拍即合成了最有力的“帮凶”。

 

(以上观点纯属一家之言,切莫对号入座以偏概全)

 

2008-4-1写于家

 

有关SM的心理学认识暨治疗之简单探讨(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明月梦台城02
后一篇:明月梦台城0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