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遇·台湾】目录:单人单车环岛,相遇台湾最美的风景——人……(大量美图,持续更新中..

(2013-04-24 12:25:02)
标签:

单车

旅行

旅游

台湾

游记

分类: 【单车环台】
http://a.138z.com/jingjie/tw/biaoti.png
注:本游记初稿(约17万字)已经完成,现将修改后,一篇篇更新至本博客。
*****************************************************************************************
目 录

一路向南

*

*

一路向北

写在前面  
去野吧,用你最爱的方式
两小时骗子
父与子
台北初印象
一瓶乡思
你我很纯粹
中坜夜市
睡你家“沙发”
花开的声音  <<最新更新
每一次火车经过
铁马驿站
五分钟的邂逅
安安
妈祖的沙发客
如果旅行慢下来
梦想骑士娜娜
路思义教堂
单车是一扇窗
突然其来的热情
夜宿加油站
你我皆行者

*

*

*

*

*

*

*

*

*

*

*

*

*

*

*

*

北回归线的邂逅
不去会死
府城映象
日出中央山脉
教官的约定
致郝叔
对话
这里是垦丁,天气晴
国境之南
太平洋的风
蒲公英的家
不结束的旅行
把爱传出去
道离别
台湾最美的风景
怎么旅行
梦想阻力
情迷苏花
日出计划
回归台北

附:骑行台湾攻略

******************************************分割线******************************************
 附上:骑行西藏游记《去野吧,西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1b37d0100yy3w.html
******************************************分割线******************************************
 
小时候,在自家天台上,父亲总是把收音机的天线调向南方,试图收听到海峡对面台湾的电台信号,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我听到的一个新闻是"李登辉冻蒜了"。再长大一点,我在屋顶上旋转着电视天线杆,姐姐一边对着黑白电视机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屏幕,一边大声喊叫地指挥着我转动天线杆,为的只是一看台湾电视台里搞笑的比大陆连续剧还好看的广告。
躺在天台上,空中偶尔也会飘过一些硕大的氢气球,这些气球最大到甚至可以装得进一辆汽车,那是顺着风将飘去海峡另一头的台湾,里面装着的是送给台湾同胞的生活用品或各种奇怪礼物和字条。
从小我们就知道,我祖父的二哥(我得叫他二伯公)被抓去台湾壮丁。有一天,二伯公回来寻根问祖了,给家族里的人带来了一麻袋我们从来都没见过的款式新颖的衣服,以及一人一张面值100元的美金,当时觉得台湾一定是个非常富裕的地方。朦胧的记忆里,父亲兄弟们为了去机场接二伯公,用毛笔写了一个接机牌,我趴在他们写字的案前问长辈们,是不是应该把字体改为繁体,而且读序还要自右向左?那晚,父亲因海峡对岸的亲人骨肉久别重聚,激动不已,喝得不省人事。
童年里,《爱拼才会赢》这首歌,从未离开过我的愤怒的听觉器官,对这种充斥着日本唱腔的台语歌曲,我能想到的就是这几个关键词了:比基尼(确切地说是过时的泳装)、电子琴、哭腔、和令人鸡皮疙瘩掉一地的日式颤音。当时的街头巷尾,还流行播放猪哥亮的录像带,猪哥亮老是甩着看似每天都做过焗油的马桶盖式的头发,他那时不时出现的黄腔台语,潜移默化地启蒙了我们最初的性教育,当然,这方式还算隐晦。
很懂事了以后,电视上,台湾的许多政治人物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也伴随这他们衰兴。许多年过去了,那些依然不落幕的政治连续剧,依然还不知疲倦地上演着,时而精彩纷呈,时而波澜不惊。最终发现,看这种政治肥皂剧真的很无聊!而台湾的连续剧,尤其是讲台语的连续剧,在闽南地区更是大受欢迎,台语和闽南语是相同的。但于我而言,我更喜欢看连续剧中间插播的广告,相当精彩。
上大学以后,发现台湾的综艺节目很好看、很搞笑,讲话尺度很大。这样的节目让朝鲜人民看了,足以随时随地各种受不了。通过这些综艺节目,让刚进大学的我知道"经纪人"这个词儿,确切地说是这个行业,当时还想过,哪天某个星探是不是会成为我的经纪人?呕~~
如今,《练习曲》《海角七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带着清新文艺的气息,毫无历史阻碍地被引进了大陆,我们了解了更多真善美的台湾!了解了来自太平洋的风!
……
台湾,总是以一种熟悉而神秘的姿态,泊在我的脑海里。这个伴随我成长的地方,某种程度来讲,甚至比西藏还神秘。我对你是那么熟悉热爱,可又对你陌生疏远。两岸因某些爱恨情仇分隔了几十年,华夏儿女很多传统的质量在大陆并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而是沦丧于诸多卑劣的历史运动中。但是台湾却做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承,亲自去深度感受台湾,便很早就排进了我的行程了,甚至是在排在骑行西藏之前的。对于热忠单车旅行的我,环台骑行无疑是深度感受台湾乡亲的最好旅行方式。台湾的公路电影《练习曲》,一直是一颗磁石,总是呼唤着我,从潜意识的海洋里跃上岸来。
我想去台湾,我要去台湾!

http://a.138z.com/jingjie/tw/HAIBAO.jpg



▍去野吧,台湾!
对于旅行,我不喜欢刻意约伴同行,因为旅行最好的同伴,Ta已经在路上等你了。一个人去野,你会发现自己有一对不拘的翅膀,不必经过任何人同意就能飞。

台湾,用骑的最美!
2012.11.2,单人出发,无计划,无线路,单车环岛,独自去野……背上行囊,一人一世界,这感觉真好!

十五天的单车环台,自给自足、以力易物、沙发交换成为我游遍整个台湾的旅行方式,不去景点,不住酒店是我的旅行原则。带着一起征战多年的帐篷睡袋,以天为帐,以地为席,贴近最有台湾气息的土地;用我的劳力和旅行故事,换取旅行中志同道合的驴友的一餐饱腹或是一晚无关风月的安睡;沙发旅行,相信自己,相信陌生人,也被陌生人相信,聆听来自最台湾的心声……

在旅行的路上,能深刻印在脑海里的往往不是醉人的风景,或是令人垂涎的美食。环骑宝岛,一路和台湾最美的风景——人,次第相遇——
梦想骑士娜娜为用行动去生活,努力走出黑暗的过去,并鼓励更多人为成长筑梦;邂逅单车环球旅行家阿锴,启发旅行的意义,鼓励为梦想追逐;台湾心、动物情,两位兽医徒步环岛,带着他们的动保理念,一路旅行,找寻人与人之间的纯粹;街头偶遇不服老的郝大叔,夕阳逐梦,义无反顾;让我改变旅程的草根慈善家黄大哥,真心付出、感动无言,把爱化作蒲公英的种子,散播开来……;突如其来的帮助也让我感动不已——有安安的日落、庙宇的留宿、仁铭感动的祷告、陌生大姐的帮助、江哥的热情、刘教官的一路陪骑、陌生骑友的声声加油……;沙发主的热忱也让阿靖体会到最深刻最人情味的台湾——阿峰父子的风趣、吴大哥夫妇的热情、阿纬和Sue的对话、年轻的志阳为成长旅行……一路上,搭着露宿过庙宇、海边、加油站、教会、警察局、灯塔……在台北的街头被怀疑是骗子、邂逅各路达人、连续爆胎又被警察开单、去垦丁的潜水、和流浪狗夜宿灯塔下……

去野吧,单车上的慢台湾,累并快乐着的旅行。
慢下来的旅行,让我仔细地体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也切身感受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台湾的良好保护和传承,热情、环保、自由、分享、精致,是我眼里的台湾,也是台湾精神!

【视频】单车上的慢台湾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1ODY1MDg0.html


▍和台湾相遇
旅行在台湾,这块我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有种久违的感动,温暖着生命中的善意、真诚与精致。邂逅的人和事,我的切身感受到——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旅行回来的某个晚上,我坐在案前,台灯下一大摞亲手制作的明信片上,正面是我和台湾朋友们的合影,背面是我写给他们的密密麻麻的亲笔信。他们都是曾经在我单车环台骑行期间帮助过,或是相遇的人。数字时代的今天,我都记不清有多久没有拿起笔写长篇文字了,比起电脑输入,亲笔书信,如今似乎变成了一门"手工艺"了。
"我不喜欢用网络,很少用facebook,只是偶尔会用email,和朋友联络我都喜欢直接打电话,或者亲笔写信。这样会让我的朋友感到亲切,用心。而我自己也确实很用心的书写。" 和梦想骑士娜娜聊天时,她无意中蹦出来的话,依然让我清晰牢记。也许是受了娜娜的感染,我才提起久违的笔。

旅行,让我遇见台湾,也让台湾也遇见了我……
在和台湾的相遇里,我有了一个新的、久违的名字——阿靖。这是我在台湾,所有遇到的人对我的亲切称谓。我很喜欢,因为从小时候起,家里人就是这么用闽南语这么唤我的。
看着明信片里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回想起在台湾骑行的日子,"阿靖"的称谓总是让我倍感亲切。而这个的称谓也取代了"我",走进了即将展开的旅行故事和每一段相遇……
“阿靖”是我,我是“阿靖”……


http://a.138z.com/jingjie/tw/taiwan.jpg

 


单车环岛GPS轨迹图。
http://a.138z.com/jingjie/tw/%E6%95%B0%E5%AD%97%E5%9C%B0%E5%9B%BES.jpg

http://a.138z.com/jingjie/tw/%E5%8D%AB%E6%98%9F%E5%9B%BEs.jpg

 
【声明:本游记未经本人许可请勿用于任何形式的转载】


http://a.138z.com/jingjie/tw/weixinerweima.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