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龙江颂》主人公江水英的原型人物之一郑流涎因病辞世
(2012-05-12 21:40: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传说 |
1963年春,罕见大旱肆虐闽南大地,龙海县决定在榜山公社洋西村截流西溪,引水溶田。大队长郑流涎带领社员堵江截流,让出全村1300亩低水田作为引水通道,引水灌溉下游10万亩高产良田,展现了洋西村人舍小家、顾大家,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郑流涎真实故事被改编为样板戏《龙江颂》,他也因此成为戏中主人公江水英的原型。“当时郑流涎带领100多个社员,驾着20只船在洋西村进水口西溪筑起拦江大坝,逼江水改道,把水送到旱区。不料当晚,大坝出现塌方,这时,郑流涎想到用村砖窑厂的柴草来堵住大坝的缺口,在做通群众工作后,迅速修抢大坝。”今年79岁、亲历那场撼天动地抗旱斗争的郑厚根老人回忆道。“老一辈党员的奉献精神很感人,对现代人来说也很有现实意义,洋西村人永远不忘‘龙江颂’。”
前一篇:百年古祠惊现抗战赠匾
后一篇:坂上追远堂堂匾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