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2020-01-15 14:26:04)
标签:

菜模妞妞

青草记

游记

分类: 旅游见闻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半壁山古战场遗址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位于富河、网湖与长江交汇处。半壁山在长江边孤峰昂举,悬崖如削,突兀江心,屹如关隘,与北岸田家镇互为犄角,形势险要,扼控长江上下,为九省通衢的武汉之东大门,古来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的半辟山古战场遗址已建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山水园林公园。大门进去是一个很宽阔的广场,左手是 一排仿古建筑,右手有一个以蓝绿色调为主的清式建筑,正面是锁钥楼。走在这个广场上,完全是一个休闲的好地方,发现一排排低矮的四季桂正在盛开,清香飘过,仿佛已是春天。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过了锁钥楼往下便是半壁山古战场遗址,深冬的江边,冷风凛冽,寒冷入骨,濛濛半壁,映入眼中。一堵褐色的城墙,据说是用糯米铸成的城堡,经历了几百年竟如山石般坚硬;一字摆开的上十门大炮,那么粗大的铁家伙,竟被游客蹭得光溜溜的闪闪发光。经受过盛夏酷署和寒冷薄霜的的城墙和大炮,默默贮立在江边,是它们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奇迹,见证了我们这个民族不屈不挠,勇往向前的精神。从伍子胥到甘宁,从太平军到抗曰将士,那悲壮的呐喊,那惨烈的场面,仿佛一一映现在眼前。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出了古战场往山上走,前段路已刷黑,步道平缓,四周树木郁郁葱葱;各种石头散列在路两边,造型别致精巧;张之洞、曾国潘等英雄的塑像还在,无数无名抗战将士的坟也还在,只想告慰他们已经换了人间,如今已是国富民强;听说半壁山危崖峭壁之上尚存"铁锁沉江"、"东南半壁"、"楚江锁钥"等石刻,当我们前往时,通往绝辟观看石刻的铁门已封闭,不然会领略到不一般的风采。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再往上是石板铺的路,宽阔平坦,缓步拾级而上,不久就到达半壁山山顶的亭子,站在高处,面朝长江,心静如水,听一江寒水滔滔东逝欢唱,看二山半壁默默伫立相望。半壁山一面临江,悬崖高逾百米,蔚为壮观。大江在此处突然被锁窄,平水季节仅宽500余米,系万里长江三峡以下最狭窄处,犹如咽喉门户。崖下江流湍急,惊涛击岸,慑人心魄。昔人有诗云:“突兀峥嵘半壁山,长江锁钥挽狂澜,巍然门户雄三楚,浪击风雷出险关。”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黄石风光—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返程途经菜地,菜模妞妞说好久没去菜地了,于是全家去菜地采收。今年虽然天旱,但得益于高温,故各种蔬菜长得欣欣向荣,所以现在是坐享收成了。

附:半辟山

   自汉末以来,孙吴大将甘宁、唐节度使杨行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元代红巾军首领徐寿辉、元末争天下的朱元璋和陈友谅、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的军队,都曾在半辟山这一带驰骋纵横。1884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中法战争期间奉清廷之命,派员至半壁山筹建炮台。1927年国民革命军在半壁山一举击溃军阀孙付芳,占领炮台及马鞍山阵地。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半壁山更是声名远播。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第九战区和半壁山要塞守备队,在半壁山一线炮台布各种炮40门,重炮布于山之西侧,以控制田家镇,扼守武汉东边门户。全旅官兵同仇敌忾,签名宣誓“愿与半壁山共存亡”。9月,日军陆海空联合,疯狂进攻半壁山要塞。守军顽强抵抗,激战半月余,重创日军。终因阵地尽毁,半壁山沧陷。此役抗日将士阵亡824人,伤278人,英雄的鲜血又一次染红了这块土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