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档案豆类(7)大豆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
一、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大豆
拉丁学名:Glycine max (Linn.) Merr
别名:黄豆、菽、毛豆
科属:豆科大豆属
分布区域:原产中国,现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内蒙,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用途: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和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二、形态特征
大豆属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朵;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自花授粉,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三、生长习性
大豆在各类土壤中均可栽培,但在温暖、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旺盛。大豆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6.2~6.8的土壤。大豆的根有主、侧根之分,可入土1.5米深,呈钟罩状根系。在地表至20厘米左右的土中根部生有根瘤,根瘤菌可供大豆需氮量的1/3~1/2。主茎高60~100厘米,15~24个节,豆荚着生于节上,多节大豆常高产。无限结荚习性适应肥水较差的条件种植。有限结荚习性适于肥水较好地区种植。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则介乎于二者之间。大豆为短日照作物,品种间对短日照的敏感性差别大。需充足阳光,要求氮、磷、钾养份较多。大豆种子吸水量达到5%时才能萌芽,播种时土壤水份必须充分,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60%。
四、种植要点:
1、播种。
品种选择。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熟期适宜、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已通过审(认)定的品种,如湘春豆21号、湘春豆22号、湘春豆23号等。翻耕整地。在收完蔬菜之后抢晴天翻耕,翻耕后按宽2~3米分厢开沟,精细整地。
播种宜适期早播,条播为主,穴播行距27~33厘米,穴距17~20厘米,每穴播三四粒种子,浅播薄盖(盖三四厘米厚)。
2、施肥。
农家有机肥在整地前施入,通过翻地和耕地将肥料与土壤融合。土壤肥力较高或者已施入大量优质农家肥的地,可不施氮素肥。施用方法是将肥料施入播种穴内,施入深度为8~10厘米,肥料与种子要被土壤隔开,这样既可防止烧种、烧苗,又能为大豆苗期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早发。或将肥料与土杂肥堆制后作盖籽肥。中下肥力水平的土壤,苗期追肥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时进行,也可在雨前或雨后将氮素肥撒施在距大豆植株四五厘米远的行穴间,但切忌肥料直接接触大豆植株,以防烧苗。生长较弱的大豆,开花前或始花期追肥效果较好。
3、田间管理。
移苗补缺。一般缺苗情况的地块,可就地移苗补栽。移栽时埋土要严密,如土壤湿度小,还要浇水,以保证成活率。为了使移苗补栽的幼苗能迅速生长,在移栽成活后应适当追施苗肥,促进苗齐、苗壮。缺苗严重的则要直接补种。间苗、定苗。在2片单叶平展时间苗,第1片复叶全展期定苗。间苗时应淘汰弱株、病株及混杂株,保留健壮株。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一般在第1片复叶出现、子叶未落时进行,第2次中耕在苗高20厘米左右、搭叶未封行的时候进行。头次中耕宜浅,第2次稍深,结合追肥培土。
4、灌溉。
在鼓粒期如遇高温干旱天气,有灌溉条件的应适时灌水。以沟灌湿润为宜,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
5、主要病虫害。
大豆的病虫害对大豆的正常生长危害很大,大豆的病害有:大豆根腐病、线虫病、灰斑病、褐纹病、霜霉病等,虫害有潜根蝇、大豆蚜虫、食心虫等。防治办法:事前预防,选无病优良品种,整地时进行土壤灭菌杀虫处理;在发病前喷施灭菌防虫药剂+新高脂膜800倍液可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在病虫害发生期,要按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灭杀。
五、品种介绍
大豆有黑、白、黄、褐、青、斑数色,本地种植多为黄青色以吃嫩豆为主的毛豆品种。在早春二月可用地膜播种,春夏可多次分批种植。
大豆适合盆栽,用几十粒种子可种一盆,收获后可炒一大盘。
在城市一个小餐馆旁边的大树下,看到种植的大豆,绿油油是一景。
开心一刻:百变大豆
大豆是最富变化和魔力的一种蔬
菜,嫩豆可吃毛豆,豆米可炒食;老豆可炒食、油炸、作豆鼓、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大豆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豆汁、豆腐花、嫩豆腐、老豆腐、干子、千张等,它们还可制作成豆腐乳、速食豆制品;可制成芽菜,供蔬食;豆渣和磨成粗粉的大豆能用于禽畜饲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