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风光——松林尾公园
松林尾公园在天新花园小区内,进出上、下仅有两条路,全部建在小区内,相当于真正的小区后花园。公园内乐声嘹亮,山林间虫鸟辉映。在这里,无论是依山而行还是临水缓步,都有置身世外桃源之感。六一松林尾公园举办了百鸟展,第一次接触了久闻大名的松林尾公园。
公园内种植了不少花卉,小道四边种有各色绣球、非洲凤仙、夏堇、百日草、千日红、月季、蔷薇等花卉,争奇斗艳,芳香无比。
扑面而来的更多的是各种树木,一颗已经历了300余年风霜的古老红枫树,也逐渐绽放出了自己娇艳的身姿。人们走累了围着它而歇息,真是惬意极了。
来看百鸟展的游人很多,由于是六一儿童节,小孩占一多半,有的是学校组织来的,有的是小伙伴三五成群结伴而来,更多的是家人陪伴而来。好多小朋友都拿着问卷,对着鸟笼认真的查看校对并记录,有的还相互商量和讨论。
一百个鸟笼关着近200只各色小鸟,认识的只有鸽子和鹦鹉,更谈不上知道详细品种。长见识了。错过了鹦鹉表演很可惜。
附小资料:松林尾
大自然在造就黄石时,并没有吝啬于给予黄石人馈赠。自东往西,磅礴的长江水从古老荒蛮的悠遥历史中滚滚而来,带着冰的清透,雪的清冷,草的清绿,纤弱的身姿冲击着世俗的阻挡,呼朋唤伴,风流倜傥,滋润着漫长的岁月;临长江进入城区,气势汹汹的长江水,以婉约温柔的面貌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携唐诗宋词,元明风情,在诗人的笔管下尽情吟诵……这里是磁湖,她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黄石市区,是大自然赋予黄石人民的独特宝贵财富。再往西,黄金山绵延起伏、傲然峭立。
在湖与山之间,是黄石先民们的聚居地——李家坊。李家坊,其境域为北起磁湖和桂林南路以西湿地的南岸,南至黄荆山北麓,东起原黄石纱厂俱乐部,西抵上李(上门)自然村西端的沿湖路一线狭长区域。从黄荆山眺望李家坊,有一片奇妙的山地,它像是一个侧着的船,先民将其命名为——松林尾。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松林尾,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那里没有一座桥,靠木船来回摆渡,终年无绝;那里朝起暮归,渔歌唱晚,水天一色。在曾经过往的历史岁月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流水一样。人来人往、商旅匆匆、离岸靠岸、上船下船……人们以这里为起点,载着希望,向长江出发;人们又以这里为终点,带着倦意,回归故里。有时,轻盈的小舟上,除了商贾和博浪的渔民,还有情侣相伴,依偎船头,摇翩翩折扇,撑圆圆绣伞,渡一水鸳鸯梦正圆……古渡夕照美,长水落日圆。再访松林尾,就这样站着,听那迎风拂动的红枫细语低吟,品味那落日熔金时心里涌起涟漪的阵阵感动。
美哉!松林尾。明月照松间是一道何等美丽的风景,渔舟伴晚唱是一首何等动人的歌谣!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松林尾曾是一处商贾云集、步履匆匆的古渡口,也是一个田园牧歌的乌托邦。摆渡人,换了一茬又茬;南来北往的旅客,来回一遍又一遍。那时候,时间似乎过得很慢,没有飞机、汽车、火车。从长江而来的过客,在松林尾中转,去往外面世界的物资,也在松林尾运输。
当地人介绍,早年间,其先祖从龙角山游历到这块区域,看到几百只大雁成排在这片茂密的树林间栖息,看这区域地形,背山面水,既可遮风,又能挡雨,便选中了这块宝地开枝散叶。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在松林尾附近逐渐建成当地富甲一方的李家大湾。在无数人的口耳相传中,松林尾也被形容成了聚宝盆,是个聚财的风水宝地。
时间如白驹过隙,到如今,田园牧歌早已成了一种情怀。在松林尾世代居住的黄石人,虽已走出了农耕生活,丢弃了博浪的船帆,走进了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生活,但依然有人难忘松林尾。有许多老人每日清晨,都会来到松林尾,在山林中悠然散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随着时代的推移,昔日的松林尾正在远去,但青山依旧长妩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