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订过和买过的杂志
一直喜欢看书和订书,现在还订有《小说
月报》《故事会》和《特别关注》,在这网络盛行的年代,这算少见的,所以邮局每年要奖励我这等老用户一些小奖励。
1973年下放林场,每月有了17元生活费,就开始买些书来看,当时的书籍有限,杂志倒有不少,于是买了不少杂志看。75年工作后,虽然工资不高,由于是技术工种,从18元拿起,三年学徒后才是一级工,31元,又过了两年才是二级工,36元,一拿就是多年。那时以买杂志为主,看的比较杂,包罗万象,只要看到了就买来看,《东南西北》、《希望》、《家庭》、《八小以外》、《文化与生活》、《电影创作》、《电影新作》、《文化生活》、《大众电影》、《青年文摘》、《中国妇女》、《知音》、《民兵生活》、《青年世界》等都是经常买来看的杂书。
买得最多的是文学类杂志,主要有《小说月报》、《故事会》、《收获》、《当代》、《十月》、《萌芽》、《文学评论》、《小小说》、《今古传奇》、《上海故事》、《短篇小说》《黄石文艺》、《上海文艺》、《北京文艺》、《读者》、《长江文艺》《特别关注》等。
一级工后可支配的资金更多,除了买杂志,开始了订杂志,《小说月报》、《故事会》、《收获》、《当代》、《十月》、《萌芽》、《文学评论》都是订过多年的杂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说月报》、《故事会》、《收获》和《萌芽》。《小说月报》、《故事会》《特别关注》至今仍在订阅。
感觉《小说月报》远没有以前的精彩,而且有一种生涩灰暗的印象。《故事会》一如继往的吸引人,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有了它特有的韵味,每期《故事会》一到,家中人争相传看,连妞妞都喜欢看;《特别关注》有一个标记,“成功男士的读者文摘”,是给男人看的一本书,其实这本书只我一个人喜欢看,既不是男士,更不成功,但我订阅了十多年,初心不改。只因为《特别关注》选取文章的视角独特到位,每期总有几篇让人过目不忘,让人对人生有
了更深的感悟。
现在回头看,有好多年对文学非常痴迷,订过的文艺类书堆了半屋,卖了好多,现在是剩下的漏网之鱼。特别是《文学评论》也订了好多年,现在回头来看,竟然有看不下去,看不懂的感觉,真不知那时为何有那么大的热情一看再看?
给女儿订过多年的《童话大王》,给妞妞订了《儿童文学》,我也每本必看。
非常怀念那个精神物资不丰富的时代,订书、买书、读书的感觉真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