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档案瓜果类(6)冬瓜(4个品种)
为什么夏季所产的瓜,却取名为冬瓜呢?这是因为瓜熟之际,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结的白霜,也是这个原因,冬瓜又称白瓜。
一、基本资料:
中文名:冬瓜
学名:fatmelon; white fuzzy vegetable
别名:白瓜、白东瓜皮、白冬瓜、白瓜皮、白瓜子、地芝、枕瓜
科属:葫芦科、冬瓜属
分布:原产我国南部及印度,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用途:冬瓜含有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既可以用来煮汤、做冬瓜蛊,也可以腌制成糖瓜冬等。且还以入药治病,中医认为冬瓜味甘,性微寒,无毒,有利尿消肿、清热、止渴、解毒、减肥等作用。
二、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叶柄粗壮,长5-20厘米,被黄褐色的硬毛和长柔毛;叶片肾状近圆形,5-7浅裂或有时中裂,裂片宽三角形或卵形,圆形,表面深绿糙,有疏柔毛;背面粗糙,灰白色,有粗硬毛。雌雄同株,花黄色单生。果实长圆柱状或近球状,大型,有硬毛和白霜。种子卵形,白色或淡黄色。
三、生长习性
冬瓜是喜温耐热蔬菜,在较高温度下生长发育良好。光照弱,湿度大时容易受冻。25℃以上高温生长迅速,但较纤弱,容易感染病害。冬瓜属于短日性植物,但大多数品种对日照要求不严格。幼苗期在温度稍低和短日照时可以促进发育,雌、雄花的发生节位提早。冬瓜根系发达,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强,但蔓叶繁茂,蒸腾面积大,果实大,消耗水分多,因此不大耐旱。果实发育后期特别是采收之前,则不宜水分过多;否则,会降低品质,不耐贮藏。
对生长环境及土壤要求不严,喜光耐热,耐湿性强,不耐干旱。喜较强阳光,而且较耐弱光。在幼苗期,以短日照大温差处理之,利于雌花芽分化,可提早结果和丰产。整个生育期当中较短的日照、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能维持营养生长健壮,有利于开花座果。
四、种植要点:
1、土壤选择。种植冬瓜应选择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粘壤土,前作物为三年以上未种瓜类作物的田块,而前作物为水稻更佳。
2、适时播种。冬瓜栽培分春植和秋植两季,以春植较多,一般在2-4月播种。在采取防寒措施前提下,早播比迟播好,可延长生长期,尤其延长营养生长期,使冬瓜在雨季前后,空气湿度较大,温度在20℃以上之时座果。秋植冬瓜一般在小暑前后(7月上、中旬)播种。
3、培育早壮苗。(1)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处理: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50℃温水浸种3小时,经清水洗净无异味后用干净纱布或薄毛巾包好,置于30℃下催芽,待种子露芽3~5毫米即可播种。(2)采用口径10cm×10cm以上的营养杯(袋),点种后在小拱棚或大棚中保温育苗。春秋植冬瓜多采用浸种催芽后直播大田。
4、定植。冬瓜用营养杯(袋)保温育苗,苗期可长些,幼苗具3~5片真叶才定植。,定植时间根据气温情况来定。
5、搭架整蔓留瓜。搭架、整蔓是冬瓜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搭架形式一般采用棚架。瓜蔓长至18节时即可引蔓上架,并在座果前后均摘除全部侧蔓,留瓜后主蔓保持10~12片叶打顶。
6、肥水管理。冬瓜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水量较大。幼苗期以前需要肥水较少,抽蔓期也不多,而在开花结果特别在结果以后需要充足的肥水。追肥数量上,引蔓上架前占施肥总量的30%~40%,授粉至吊瓜占60%~70%,采收前20天应停止施肥。一般幼苗期薄水薄肥促苗生长,抽蔓至座果肥水不宜多,要适当控制,以利座果。选定瓜后肥水要充足,以促进果实膨大,应在15~25天内连续追施2~3次重肥。并配合淋水,晴天可放半沟水。大雨前后要避免施肥和偏施氮肥,以免引起病害。
7、适时采收。冬瓜以老瓜耐贮运,食味佳,在座果后45天左右,瓜皮发亮墨绿色,而植株大部分叶片保持青绿而未枯黄,选择晴天的上午采收。
8、病虫害管理。危害冬瓜的常见病虫与苦瓜相同外,常见的还有枯萎病。防治枯萎病应采用综合治理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如黑皮冬瓜;(2)种子消毒再催芽;(3)育苗:营养杯土或苗床土应采用新泥或塘泥,若取自本田,则要进行士壤消毒;(4)选择地势较高、排灌良好的地块高畦深沟种植;(5)定植前2天用2.5%适乐时悬浮剂2000倍液淋营养杯土,定植时再用同样浓度的适乐时药液作定根水;(6)清洁田园:及时拨除病株,带离田间烧毁。收藤后将瓜藤集中堆沤处理或集中烧毁,以减少田间病原菌。
五、品种介绍
1、本地青皮冬瓜。适合本地种植,瓜皮绿色,有绒毛,结果较多,瓜长50厘米左右,重十斤左右。
2、黑皮冬瓜。为广东产品。瓜皮厚黑绿,瓜肉厚结紧密,耐贮藏。瓜长50厘米左右,重十斤以上。
3、节瓜。节瓜冬瓜
节瓜又名毛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是冬瓜的一个变种。节瓜的老瓜、嫩瓜均可食用。老瓜耐贮运,可调节市场供应。嫩瓜肉质柔滑、清淡。老瓜和嫩瓜均可供炒、煮食或作汤用,但以嫩瓜为佳。
4、一串铃冬瓜。一种小型冬瓜,花叶果均小于大冬瓜,瓜长15厘米左右,重一斤左右。
所谓五招是指土、肥、水、栽盆的使用的独到方法。这个方法是楼顶种菜爱好者可以实现的经济、简单、易学的方法。在介绍种植方法之前先来看我种的几棵节瓜近况,希望能给准备种它的人鼓鼓气,在明年的适时季节种出高产的楼顶节瓜。这是4月初种的4棵,目前仍在结瓜,到今天结了55个,瓜的重量已超过栽土的重量:下面来介绍种植方法。
栽前准备:
栽土:最好使用纯土如园土、田土、沟泥、塘泥等,较粘的泥要加入适当的腐植质中和。如果是使用刚种过菜的土,须挖出栽盆避光堆放一段时间恢复肥力,在这段备养的时间里(一般需15天以上),不断地给土里掺和一些厨余或加入适当的腐植质。不管使用什么样的土都要栽前晒干,这点很重要。因为紫外线可以杀死土里的病菌、虫卵和微生物,同时增加肥力……。
招法之一:泡沫箱栽培法。泡沫箱种植的好处我不想多说了,大家去看我种过的葡萄、百香果、以及现在的节瓜就知道了。特别是种植生命期较长的植物更突显它的威力。
招法之二:分次加土法。栽土分二次使用,第一次是移栽或播种时先放栽箱80%的土量(没有压实的干土刚好平栽箱顶部,通过一段淋水后会下陷挪出一定的空间),20%的土量留到第一批瓜采收前三天左右时添加下陷的空间。这个做法类似盆景的换土,是针对楼顶种瓜的特性的改版“换土”法。
招法之三:固土法。移苗后或播种时在土表撒放一层2公分左右剪碎的树叶(干湿均可)防水冲击,以起到保护载土的颗粒状和固土的作用。这个也很重要,必需在第一次淋水或下雨前要做。
招法之四:厨余增肥法。
泡沫箱的长宽高为60cm*45cm*17cm,减去箱底厚3公分,栽土只有12~14公分。这样少的栽土营养有限,所以需要用厨余去添加养分。在土表的树叶上不断地添加一些瓜果皮、菜梗、瓜藤瓜叶、玉米棒等厨余,至少保有5公分厚,这样就可保证供需的大多数养分了。
有坛友提问:为何你种菜和种瓜不使用树叶覆盖法呢?或我种瓜覆盖了树叶好像效果不明显为何?你想啊,果类植物生长期长,树叶腐烂缓慢,除了有保水作用外,使用它覆盖所起的增肥作用是长期缓释的,所以有效。而瓜类生长期相对短,厨余易腐烂,使用它覆盖做肥刚好同步。叶菜类因生长期短,使用树叶做肥不匹配,如使用厨余做肥量也不够,操作上也有难度,所以除了埋基肥外,一般都是追施液肥。
招法之五:追施液肥法。液肥可用人畜粪尿,也可用油枯液肥,一般需沤制一个月以上。使用时兑水的比例为肥1水8左右,前期(没有结瓜或结瓜不多时)10天淋一次,中后期(每棵结瓜超过2个时或收了第一批瓜以后)每5-7天淋一次。
除了以上五招法外,在管理上,还有如下做法:
1、浇水:节瓜有一个特性,就是喜湿,所以用水特别多。在炎热的夏天瓜叶蒸发量很大,需要早中各浇一次水,以保证其生长和生殖所需的水份。
2、修剪:节瓜主要是结在主蔓上的,只有少部分的瓜是结在侧蔓上。所以主蔓不要掐顶,任其生长。一般主蔓在长到1.8米左右开始结瓜,同时在主蔓的下方长出多个侧芽。这时选2-3个侧芽留作培养二级主蔓,其余的掐掉。二级主蔓很快就赶上一级主蔓的生长,差不多是同时结瓜。这样就形成了每一棵瓜有3-4个主蔓了,以后就是靠它们结瓜了。
3、搭架:瓜藤上架采光好,易管理,苗壮,结瓜多,瓜型亮。
用泡沫箱和厨余种的节瓜,如果收的不是老瓜(一个3-4斤),收的是嫩瓜(一个1-2斤)每棵可结瓜15个左右,完全可以达到地栽的成果(资料介绍的嫩瓜是每个为1斤,可结10—20个)。你也不妨一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