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香港大学生署假打工
大妹十一从香港回来,说起了她女儿的故事,听后感触颇深。大妹的女儿小名LAN,1993年出生,是我先生的外甥女。2003年第一次去香港,在那里呆了近一个月,当时就认为LAN
很聪明能干,有理财意识,我曾说过她将会是这个家族的人尖子。(魂断香港(21)现实的社会早熟的儿童)(魂断香港(3)刁蛮任性的外甥女)其后LAN
的言行不断的将我的预言印正和向更高推进。
LAN
一满十六岁,署假寒假就出去打工,打工收入供自己零用和旅游,到了十八岁,她立即开了一个股市帐户,只要有多的钱就往股市里投,听说收入还不错。她最初的理想是当一个整容师,在高三寒假时和同学去韩国学习并游玩一个多月,经过实地考查后,她调整了自己的理想,决定学美容,并最终去了英国留学。在英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每年得奖学金,去年又得5000元奖学金,回到香港后,给了父亲和母亲各1000元,给了奶奶500元,就是在问到奶奶时,大妹说起了女儿的孝顺,说到了女儿的优秀。
每年的署假LAN
会回到香港,但是在回来的二个月,她可不会闲着。大妹说女儿今年这个署假一天也没有空,有时一天打几份工。回来时正逢毕业生办谢师宴,女学生是一定要打扮的,这就带来商机。LAN
给一个女学生化一次妆收500元,一天有十个人左右,背一个包满港岛的跑。谢师宴后,LAN
去包月饼,一个小时才40元,她每天从早上7点做到晚上9点,加上路上的时间,一天只有七八个小时在家,以前LAN
最喜欢吃月饼,包了半个多月的月饼后,她说现在看到月饼就想吐。后来LAN
应邀去母校教英语,每节课1000元,上课的空隙又教女学生化妆,单独教学,每人50元/一小时。这样两个月下来,LAN
赚了几万元,最后去日本玩了一趟再回英国上学。
听了LAN
的打工故事,最深的感触有两点,一是她头脑零活,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和人脉关系来寻找商机,不断的推销自己,将自己的理想提前理论联系实际。二是能够自强自立,勤工俭学,不怕苦和累,包月饼是最低层的工作,劳动量大,动作简单重复,工资低,可LAN
能够一天做14小时,真是太历害了。看我身边的大学生,一个个全是啃老族,几乎看不到假期打工的,有不少大学生在校是吃喝玩乐混日子,放假不是到处游山玩水就是宅在家里,过着四体不勤的生活,更甚者还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多年不正经工作,在家啃老。
为什么两地青年有这大的差距?香港的青年早熟压力大,有理想有追求,原因是香港环境不同造成的,据我了解香港没有退休金,子女是要负担老人晚年生活的,除非你同老人脱离父母关系,或者说你自己没有能力养活自己。所以年青人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父母,都必须顺速让自己成长起来。而大陆的8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多有退休金,并且还在发挥余热,处处为子女着想,二三十岁的青年还当三岁小孩看待,宁可自己吃差点,穿差点也要给子女最好的,这样的爱反而不利于子女的成长。可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在夸奖LAN
的同时,当我问到会否让自己的子女也这样做,他们的答案是否定的,认为没有必要,这正的很让我无语。
妞妞语录:
1、我只叫姑奶奶一人。妞妞到了三岁后,越来越不爱叫人,现在基本上不叫人,除非先有约定。这次去见大妹,女儿先做工作,让她要叫人,她说:“我只叫姑奶奶一人。”“为什么?”“她是客人。”
2、又没有几件是我喜欢的。大妹给妞妞带了好几件衣服,回来问妞妞:“你为什么不谢谢姑奶奶?她给你买了这么多东西。”“买这么多有什么用?又没有几件是我喜欢的。”
3、这次你输了。妞妞和表姐玩躲迷藏,第一次躲 很快被表姐找到,第二次在即将找到的前一刻,妞妞先跳出来:“这次你输了,我蠃了,你没有找到我,该你躲了。”
4、为什么不带我去香港。妞妞问LAN姨是谁?回家找出同LAN在2003年香港花卉展上和我和先生的照片,妞妞看到后马上说:“你们为什么带她去香港?为什么不带我去?”我们说那时没有她,她说:“有,为什么不带我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