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淡定的神态

小眼笑成了弯月亮

吐泡沫自得其乐

我二个月了!
女儿小时候的爱哭闹,一直在我的心里留有阴影,宝宝没出生时我就说过:“我不怕做事,也不怕累,就怕小孩哭闹,如果你的小孩爱哭闹,我真不敢保证能给你带。”
还好,宝宝一出生就不太爱哭,我一直颇为自得和高兴,也一直认为同宝宝有缘。
宝宝半个月时,朋友娟来看她,听说宝宝不爱哭,还笑称我中了大奖,并说好景不会长,过了半个月就会哭闹的。娟也有一个大宝宝一个月的孙女,特别爱哭,从早到晚,不哭的时候很少,一哭起来,就只能抱在手里,还要不停的走动才能止哭,即使睡着了也要抱着,否则会前功尽弃,哭闹不休。所以娟家中的人都排班,一天24小时轮流抱宝宝。我告诉她小孩可能是没有吃饱,给了一个崔乳师的名片,让她试试。
过了几天,娟给我打电话,说经过崔乳师调理后,她媳妇的奶水很足,孙女也没有以前那样吵闹,吃饱了就一觉觉的睡,好带多了。我说:“你好了,我可惨了,你个乌鸦嘴,我宝宝现在是日夜不睡,吵闹不休,以前是一天只玩三四个小时,现在是一天也睡不到三四个小时了。”
娟走后几天,正是一次大降温,高温一下降了十几度,宝宝原来一直在睡空调,现在终于可以呼吸自由的新鲜空气。晚上我给女儿说:“你要给宝宝多盖点,天很凉的。”女儿二传到位,原话甩给了女婿,结果女婿只是象征性的给宝宝加了一条枕巾。第二天早上我看到后,说盖少了,女婿还不以为然:“一点都不凉啊,我们都同以前一样盖,这天太舒服了。”
后来的情况是一点也不舒服,从下午起宝宝就开始哭闹。睡时哭、醒了哭、抱着也哭;吃也哭、喝也哭、不吃喝更哭;好不容易吃了喝了一点,转过身就要吐出来好多;大便次数也多,几乎在不停的拉,不停的换尿片。
宝宝一哭闹,全家人的重心也为之倾斜,原说过不要经常抱她,现在却是要一直抱到手里才行,抱在手里还要不停的走动和抖动,还要给她说话、数数和唱歌才行。回家十年几乎从没有唱歌,现在抱着宝宝,为了让她不哭,也只好哼唱起来。从50年代的一直唱到现在,流行歌曲、通俗歌曲、样板戏、地方戏、语录歌、原生态的,什么都唱,虽然跑调也管不了那多。歌唱完了就念诗、念儿歌,再没词了就数数,一是喊广播体操,二是念数字绕口令。一首:“1221、123321、12344321、、、、、、1234567891010987654321”被我念得滚瓜烂熟,去内蒙旅游时,导游让出节目,我没唱歌,而是一口气将这段绕口令念下来,迎来满堂喝采,全靠那段时间的训练。
抱的时间久了,手也发酸,腿也发硬,好想她睡下,好想她不要闹,好想放松一下,可是都不行,放下就大哭,只哭得脸红脖子粗,只哭得我心慌。哭烦了就说:“再哭就把你丢它!”女儿和我就苦中找乐,研究起把她丢到哪里去才好?给她带些什么随身物品?丢后有没有人拣?拣走后要不要的回来?这样说笑一番时间才好过一些。
到了晚上,这件事就该宝宝的爸爸来做了,刚开始宝宝爸还很有信心:“不就是抱着她吗?不就是走路吗?我有的是劲,妈你歇着,看我的好了。”可是宝宝根本不买她爸的帐,一到他手上,就哭得更凶,象杀她似的。无奈宝宝爸也只好唱歌、数数和念诗,可是百法用尽都不管用,就只好哀求:“闰女,你不要哭了好不好?我求求你了”宝宝还是照哭不误,我只好接过来哄。
后来发现宝宝有点流清鼻涕和打喷窃,大便还有粘液,散发出一股酸臭味,我说:“看,还是凉了吧,可能是感冒了。”女儿说:“不是吃奶的小孩半岁前不爱病吗?”“不爱病不等于不病,小孩病了是最烦心的,比大人病了还头痛。”想起女儿小时候的多病我就心悸。为了要不要带宝宝去看医生,我们也讨论了好久,最后决定,只要不发烧就不去医院,让她自己的抵抗力来战胜病魔。
幸好这样闹了几天后,宝宝慢慢开始好转,第一次生病算是有惊无险的渡过,我们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从这以后,宝宝的保暖成了最重要的工作,天气一变,衣服要随时增减,睡后起来要包好,睡眠时前半夜和后半夜也要区别对待,以不出汗和手不凉为原则。
中秋节回家同母亲说起此事,母亲说:“小孩千万要注意保暖,不要让她生病,不然会磨死人。俗话说‘好伢不哭,饱伢不哭,’小伢没有病,又吃饱了,她舒服就不会吵,要是长期哭闹,跑不脱就是这两条,要从这两条找原因。”这两句至理名言的前一句,这一次是深有体会了,原来不爱哭的宝宝,病了同样是要吵闹,因为她不舒服,又说不出来,就只有用哭闹来发泻、来抗议、来引起大人的注意和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