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吃说喝(10)想吃健康不容易

(2009-04-22 10:39:18)
标签:

美食

分类: 谈吃说喝

    我的父母亲都有八十岁左右的高龄,而且很健康,他们的秘诀就是吃要新鲜和简单,并且不要爆饮爆食,饥一餐饱一餐,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难度。我的父母以前住在城郊,有自己的菜园,那小菜都是正宗的三无产品(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每餐吃的小菜都是从地里水灵灵的拨回来,洗洗马上下锅,什么作料都不用给,照样香甜可口;鸡鸭鱼也是自给自足,鱼是活蹦乱跳的下锅;蛋是热的就打来吃;宰的鸡鸭收拾干净就煨汤。每次回父母家都是吃得饱饱的还舍不得放碗筷,临走每家再带上一大堆父母准备好的蔬菜鸡蛋等农产品,父母笑我们是鬼子进村,实行“三光”(吃光、喝光、拿光)政策,话虽是如此说,但他们的脸上却充满自豪和满足。

    后来他们那里被高校征用,父母只好搬到城里来住。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吃不惯城里的小菜,说是一点味道也没有。再后来,他们只挑本季节的菜吃,不吃反季节的菜,本季节的菜,一般也是挑那种最便宜的大路货,不是图省钱,而是这样的菜和三无产品靠的近些。他们的理论是反季节的菜必然要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有的还使用保鲜剂、增白剂、矮壮素等化学物质;而本季节的菜,正是生长的好时机,不需要大量使用上述物质。
    父母亲做菜的方法也很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放在电饭煲上蒸,比如土豆、蚕豆、豌豆、罗卜等蔬菜,饭熟了菜也好了,其它要炒的菜也是尽可能的简单,少给作料,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他们家里的作料包括我们每餐大量使用的味精、酱油、醋,他们都很少使用。父母经常说我们吃饭做菜口味太大,说我们这不是吃健康,而是透支,我们说他们是水煮盐拌,两种观点从来都没有争出个高低。父母亲每天的吃饭时间是定点定时的,一般只吃个八分饱,再好吃的东西也不多吃,就是病了口味不佳也要勉强吃些,不让肚子空着。

    这几年,父母亲的一些同事好友陆续得病去世,每每有这样的消息传来,父母亲在挽惜的同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们的病都是吃出来的,我们听后不以为然。去年我们的几个好友得病的得病,去世的去世,父母亲又提出了这个观点,我们仔细一想,他们还说得很有道理,二个得胰腺的朋友都是爆饮爆食的典型代表,二人都是好单位,几乎每餐都有人请,都有酒喝,他们正常在家吃饭的时候是屈指可数;一个肠癌去世的朋友,是那种典型的一饿几餐不吃,一吃就吃到撑得不能动为止,而且酷爱火锅和烧烤,你想一下,有时饿了半天或者一天,再去把滚烫麻辣的东西一吃,肠胃如何受得了?还有几个得了三高的朋友,也都是吃出来的,其中得糖尿病的几个在以前都是很能吃的主,有一个朋友,以前最喜欢吃宵夜,吃饱了到头就睡,可是现在得病了,依然要吃,一次在酒席上,我看见他吃了好多菜,虽然要了一个大脸盆,装了半盆水,把菜上的油象征性的洗了洗,但是吃的那叫一个多,让我咋舌。
    所以我现在也觉得父母亲的话十分有道理,在旧社会人是有饿死的,但现在多半病却是吃出来的。人的肠胃消化能力有限,人对营养的需求也有限,如果长期让肠胃超负荷运转,它不罢工才怪。电视上的一个广告虽然没有什么水平,但道理不差,就是两个老头说:他年青时一餐吃几大碗,现在多吃一点就涨,然后就是吃消食片的狗片膏药。是啊,人上了年纪,更要节食,原来我家有时剩些饭菜,让冒号吃他都是很乐意,但现在吃了就不舒服,所以有时宁肯倒掉也不勉强吃。看来吃健康也是一门学问,从现在就要努力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