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煤气中毒后遗症---拷问亲情

(2008-01-15 09:27:02)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杂谈

分类: 杂谈杂议
    昨天,冒号说要随单位一起去大冶乡下看望慰问H ,我感到很奇怪,H 跑到乡下去干啥?要知道他煤气中毒还在恢复中,这天寒地冻的,乡下缺医少药又不方便,何况他乡下除了白发苍苍的娘亲,并没有人能照顾他啊。冒号说,听说H的儿子很不孝,是他把父亲赶到乡里去的,并不要他母亲同去,要他母亲给他做饭吃,招呼他。我说有这等事,这样的儿子也太不孝了吧。
    H是去年四月初煤气中毒的,要说那时天气已比较暖和,应该是不太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的。可事情就是那么奇怪的发生了,H夫妻和儿子三人洗澡后就睡觉,并且门窗紧闭,结果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如果不是冒号单位的人找H,事情的后果会更严重,那天单位有事找H ,从早上起就不断打电话,座机手机都没有人接,他们还在议论,说他家应该是有人的,是怎么回事啊?冒号还说过一句,是不是煤气中毒啊?别人都说冒号是乌鸦嘴乱说。下午单位继续打电话,这次是H 的儿子接的,他说父亲在睡觉,去叫H 接电话时才发现父母均口吐白沫已昏迷不醒。送到医院后,一住就是大半年,碾转几个医院,多次发出病危通知,病情反反复复,去年底才算出院。
    本来H 夫妇是可以早点获得抢救机会的,那天早上H的儿子也感到轻微不适,就打电话给自己请了假,其后H单位的电话声他都听见了,就是没接。下午接电话后,发现父母出问题了,一点应急措施也没有采取。还是H单位的人赶到后,才打120要救护车,并把门窗全部打开通风。从这里就可看出,H的儿子不是冷漠无情就是社会知识极度缺乏,他早上要是接了电话,事情绝对不会那么严重;发现父母昏迷,连最基本的求救和补救措施都不会采取,就那么措手无策的眼睁睁的等着来人处理。
    H 夫妇住院后,其妻子很快苏醒,但自理能力很差,需要时间恢复,H则昏迷了很久,植物人的可能一直存在。刚
开始是冒号单位的人三班照顾,后来是H的小姨子和儿子照顾,在顾照父母的过程中,H的儿子一直怨声载道,好象是父母害了他,多次说顾照父母好辛苦,要出家去当和尚,还说不想活了,二十多岁受过大学教育的年青人,一遇到困难和挫折,说出来的话幼稚得如同小朋友。
    H夫妇这一次住院,花了十几万,当初夫妇两人昏迷不醒时,儿子在家翻箱倒柜也没找到存折和现金,H单位垫付了十万,其余的钱是H的小姨子出面去借的。H老婆清醒后,说家中没有积蓄,欠的钱只有慢慢还。医保报的钱还小姨的钱都不够,只好先欠着,H单位也只好每月扣五百元意思一下。就这样,H家要生活,要后续冶疗,要补充营养,要还债,几千元工资
也是杯水车薪,每月都很紧张。
    H 其实算个小名人,他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也有一些文人朋友,看到他家因灾带来的窘境,有朋友
在晚报上写了一篇正面报导,说H的儿子如何孝道,如何因顾照父母失去了工作。没多久,H的儿子就有了工作,H也恢复到可以起来走动,也认得人了,不过智力只有三岁小孩的水平,身边一直需要人照顾。所幸的是H的妻子已完全恢复正常,这个家庭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可是冒号带回来的消息完全不是那
么会事。H的儿子认为父母作人不合格,家中不仅没有给他准备结婚的房子,没有存折,更让他不能忍受的是,这一场大灾后,还欠下一大堆外债。H 的儿子开始对父母非常不好,父亲说不清楚儿子如何对它不好,只知道说“他打我”。H的妻子向他们哭诉:儿子已经把夫妇两人的工资存折收走,由他当家,父母要用钱要向他讨。H夫妇一个月有近四千元收入,可要用一分钱都难,儿子只要听说要用钱,对他父亲不是打就是骂,因他母亲还有利用价值,所以母亲暂时避免了拳脚上身,但是骂和吼是家常便饭。家中每天阴云密布,只有H儿子的打骂声,H夫妇二人一声都不敢吭,只敢小心翼翼的看着儿子的脸色行事。
    就这样,H的儿子还嫌他碍事,最终将H赶到了乡下,让奶奶去照顾。儿子还把H的手机收走,不准他用,也不准他母亲用。H 是独子,姐妹均出嫁,回到乡下,就只有七十多岁行动不便的老
母亲与他相依为命,凄凉无比。天冷了,H的老母亲打电话回家,让送两床棉被去,H的儿子先是不让拿,后来在母亲的坚持下,只让拿走了两床破旧的垫絮。H 的妻子一说起这些,就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说不知道儿子怎会变成这样?今后他们夫妻二人可怎么过啊?
    这又是一个80后,虽是极个别的例子,但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存在缺陷,当灾难袭来,我们的亲情何在?当父母有难,子女该如何对待?我为H夫妇而悲哀,更为他们的儿子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