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月令》教案
(2018-12-26 16:36:49)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高中语文选修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简单了解本文严谨别致、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2、通过朗读品味本文淳朴自然、闲适自在的语言。
3、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文人的灵性和雅致的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通过想像和联想进一步体会文字间蕴涵的情感。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非常别致的状物散文。我自己阅读的时候,醉心于汪曾祺朴实自然的行文风格,亲切口语化的语言,读着就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我就想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来体会语言的朴素自然之美。然后由文及人,整体感受汪曾祺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情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种平常甚至平淡的生活状态中。把平常生活活出滋味,把平常生活写出诗意的,汪曾祺老先生算一位。今天,我们就随着汪老走进那个美丽的葡萄园,在四季变迁中认识葡萄,感悟人生。
二、题目与作者(嵌入课堂中)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通读课文,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什么?
明确: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葡萄12个月的栽种和生长情况
月 份 |
栽
|
生 |
一月 |
检查葡萄窖 |
睡在窖里 |
二月 |
挖窖 |
出 窖 |
三月 |
备料.刨坑.竖柱.上架.施肥 |
上 架 |
四月 |
浇水 |
喝水、抽条、长叶 |
五月 |
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
喝水.抽条.长叶.开花 |
六月 |
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
结 果 |
七月 |
掐须.打条.喷药.浇水.追肥 |
“膨 大” |
八月 |
喷药、下葡萄、装筐、装车 |
“着 色”(成熟) |
九月 |
喷药 |
|
十月 |
(做其他农活) |
自由生长 |
十一月 |
拆架、剪枝以备来年插条、入窖 |
下 架 |
十二月 |
挖窖、入窖、检查 |
入 窖 |
2、从图表中我们发现本文内容和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1)葡萄的生长过程和栽种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在人的精心照料下,葡萄才能像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2)开头与结尾呼应,栽种过程与生长过程年复一年,人与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葡萄12个月的生长情况都是详细介绍吗?
明确:不是。重点放在三、四、五、八几个月上。
4、那么为什么选择这几个月作为重点呢?(提示:这几个月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因为上架、吸水、抽条、长叶、开花、结果是葡萄生长过程中最有情味的内容,是整个葡萄园生命涌动的时刻,是充满活力、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最能让人为所见到的自然生命感动的时刻,所以,作者对其进行详尽的描写。
5、小结
由此可见,文章只是摆出一副流水账的架势,但仔细品味却是别出心裁、别具一格。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和亲身的实践,将葡萄的栽种过程和生长过程有机结合,不但结构严谨,而且详略有致。它的结构和内容是紧密相关,是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三、品味语言
1、
国内有一位评论家评论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开来的话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了。”确实,汪曾祺自己也说过:“语言是活的,滚动的。语言不是像盖房子似的,一块砖一块砖叠出来的。语言是树,是长出来的。树有树根、树干、树枝、树叶,但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树的内部的汁液是流通的。一枝动,百枝摇。”“这“活”的语言怎么来体会呢?体会语言的滋味的最佳方法是朗读和咀嚼。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你觉得最能体现汪曾祺语言特色的段落自行朗读,带着感情去读,读出语言的特色,读出语言的灵气。(学生自己朗读)
2、交流朗读感受
请学生朗读自己挑选的段落,总结本文语言的大致特点,主要是体会语言的平实自然、口语化。
“起!---起!”哎,它起来了……(三月)
“它简直是瞎长!”“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五月)
“一串一串剪下来……倒怕是装不紧,逛里逛荡的。那,来回一晃悠,全得烂!”(八月)
事实上,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领略了汪曾祺语言的妙处。
例如:平时吃鸭蛋“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3、语言平实朴素,口语色彩浓厚,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4、体会这种自然平淡的洁净之美
(1)我们以第一部分为例“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请学生轻轻地齐读,创造意境。然后问:读着这样的文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请学生发言)
(2)那么,你能通过想像和联想来体会汪曾祺文字间蕴藏的情感和意境吗?
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喜欢的段落。(请学生找段落再次朗读并点评)
例如:“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待着。”
例如:“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浇了水,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四月葡萄喝水的情形
例如:“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来了吧,那也不够用呀!”
例如:八月葡萄“着色”的情形。“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璀璨琳琅。”收获的季节,葡萄的色彩丰富,让人仿佛进入一个五光十色的缤纷世界。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朗读和点评,我们发现并且体会到平淡的文字也具有无穷的魅力,短句、单字,节奏明快;俚俗方言,亲切自然;拟人比喻,俏皮活泼。文字间处处洋溢着作者的情怀。那么,汪曾祺怎么会写出这样朴实自然的文字呢?
四、点拨主题
1、读了这样的文字,你觉得汪曾祺是个怎样的人?他在文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呢?他写这篇文章,难道仅仅是想写出葡萄一年的生长状况吗?
明确:确实如此,在这个随和的老头身上,在这篇别致的散文之中,洋溢着对葡萄的热爱,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表现出文人的灵性和雅致的生活情趣。
2、那么汪曾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有什么样的人生呢?
五、本课总结
六、课后作业:选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学习作者的写法,也写一篇
(提示:我们的家乡蕲春是一个盛产橘子的好地方,这里的橘子大多色泽黄润,食之酸甜可口,相信它也是各位从小到大所钟爱的,那么写一段“橘子月令“也极好!)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