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析性写作之分析方法

(2018-04-22 11:03:07)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范例
分析性写作之分析方法

 

分析和说理是两个问题,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而说理是“说明道理”,即解释和证明。解释具有辩护性,证明具有说服性。

分析是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说理是回答为什么、会怎样的问题。说理是对所做出的分析进行解释和论证,分析之后必须说理。吴炳忠

分析要求角度分明、条理清晰;说理要求清楚准确,明白有力。

 

1、分解分类,分别认识。

这是分析的方法。分解分类是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析综合科学思维方法在论述类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分解分类是分析的基本方法。

我们知道,下一层次的思想观点是由上一层次的思想观点分解而来的,并展开说理,即分解说理;有了多个思想观点就必须分门别类的进行论证,即分类说理。

分解说理就是把概念、论点等分析对象的内涵分为它的组成部分、方面、要素,所谓将整体分割为部分,而后作判断,形成关键句,分别论述之,这样不但容易条理清晰、行文表达,而且读者容易阅读、理解、掌握。分类说理是对概念的外延、主论点之下的次论点,以及“原因”、“措施”、“效果”等要讨论的问题进行分别归类,或说把类似事物、共性的问题分为一组,然后分别进行概括、判断、分段论证。

分解是研究认识对象“是什么”的问题,分类是研究认识对象“有什么”的问题。

分解分类是为了更完整的阐释。分解说理、分类说理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认识、思考的流程,或说更好地展示思维过程,只有展示了这个思维过程,读者才能看到论点产生的过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而接受、理解、信从它。吴炳忠

分解分类是为了分别认识。分别认识就是对分解分类后的各个部分一个一个地加以考察、了解、掌握各个部分的特征、规律、本质、原因、结果等。分解、分类后要注意按照逻辑顺序、逻辑关系,把各个要素组织好。

分析必须在辩证的方法、逻辑的方法、矛盾分析法等理论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分别认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分清主次,释义阐述。

这是分析说理的原则。分清主次就是在各个组成部分、组别之中,必有一个部分、种类为重点、核心,找出这个重点、核心着力加以分析,做到重点突出,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轻重不分。这符合辩证法的既坚持两点论又坚持重点论,二者相结合的要求。

释义阐述就是解释和证明,就是诠释、说明分析对象的内涵与外延,并加以概括、判断、推理。这个过程实际是说理论证过程。对于思想观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具体事例要揭示它的普遍性、共性,以期与观点形成因果逻辑关系。

3、 挖掘原因,揭示本质。

这是分析说理的目标。挖掘原因,揭示本质是分析要达到的境地。原因就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写作中常常是根据行动分析结果,根据结果寻找原因,根据原因提出措施。分析原因的目的是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吴炳忠

本质就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揭示本质的前提是认识深刻。揭示本质是作文“深刻”的表现。准确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才是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方法。

 

4、研究关系,发现规律。

这是分析的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两翼,任何思维分析之后都要进入思维综合。写作思维过程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解、分类是分析,研究关系、发现规律是综合。

研究关系就是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考察,发现部分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关系,形成对分析对象的整体认识、全面认识。这是辩证法联系观点的要求。从前边部分的分析到这里的整体的分析,以期获得对分析对象的完整而正确的认识。吴炳忠

发现规律就是通过局部的分析和整体的分析,找到事物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只有发现了原因、本质、规律,才算是对事物有了深刻的认识。发现规律,以提高人们的认识,指导实践,实现文章写作的功能。

 

5、针对原因,提出措施。

这是分析的目的。分解说理分类说理不是目的,是方法,目的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吴炳忠

提出措施就是措施分析。措施分析就像医疗中的开“处方”,措施分析的成果来源于对原因、功能分析之后所采取的一种应对行为。措施是针对原因等提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策略。

措施大致可以从主观意愿、意志,自身能力、水平,客观环境、条件等三个方面提出来,尽可能地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提出措施。

一篇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确定好重点围绕“类、因、法、果”哪一方面写十分重要。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形成意义链、关系网。写“因”必写“法”,写“果”必写“因”,有的惜墨如金,有的泼墨如水。

 

6、归纳演绎,阶梯表达。

这是分析说理的表达。分析是逻辑思维,分析说理必须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必须严密遵守逻辑规律。归纳是从事实出发,寻找共性,演绎是从理论出发,验证事实。先从事实材料归纳出理论性的结论(论点),再用这个结论去演绎,结论统帅材料(论据),演绎材料。先归纳后演绎,二者综合运用,文章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吴炳忠

逻辑是证明的工具,或演绎证明或归纳证明,令人信服只有符合逻辑。阶梯表达就是展开分析说理时像阶梯一样,一次只前进一步;它是逐步分析推导的,又像数学运算一步一步的一样,步骤明确,其中包含着一系列严密、连续的归纳过程和演绎过程。因为分析就是把问题展开,把判断展开。展开的具体方法最好是“一分为三”,“一”为类别、原因、目的、措施、结果、作用等。“三”为拿出三条原因,提出三种措施,指出三种作用,说出三种意义,三种理由等。所以要阶梯式表达,说理才能清楚、明白。

“表达”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作者能用语言文字将整个过程和得出结论的原因等清楚、准确地表述出来。

怎么分析?把整体(事物、现象、概念)分割为它的组成部分。

分析的目的: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分成”、“分割”,就是分解、分类。

对于概念要分解,如,预测的含义是“预先推测”,分解为:预先,推测(然后分别论证)。理想的含义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分解为: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希望,理想是有根据的合理的,理想不是空想、幻想,思想需要奋斗才能实现。等。吴炳忠

对于事物、现象要分类。如,责任,有个人的责任,集体的责任,国家民族的责任,人类的责任等等。如,我们的信息和观点,正在趋于同一化。为什么?外因:网络方便、快捷;社会追求“快”的效益。内因:人的思维惰性,盲从,缺乏主动的发现和创造,缺乏自主选择。后果:信息源和观点缺乏多样性,人类的思维能力退化,人类被机器左右等。

 

我认为,分解分类是具体分析最有效的方法。

 

具体分析时注意:

1、给出确定的条件:如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当谷物播种完毕时下雨,好事,有利于谷物生长;当已经积涝成灾时,坏事,对谷物无益。

2、注意场合:如唱歌。

3、注意比较: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4、找出问题的本质:慎独:独处时谨慎不苟,坚守自我独立的价值。

5、挖掘根本原因:有人未上过大学却成为作家,有人上过大学也没成为作家。原因:学历不是成为作家的主要原因,丰富的阅历和坚持阅读才是主要原因。

6、找出特点:佛系青年:它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的一部分秉持“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生活哲学的青年。如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多走两步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7、找出差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坚持两点论: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多角度分析。吴炳忠

9、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借事析理。以事实为依据以真理为准绳。

10、学会辨析:同是感冒,吃的药为什么不同?感冒的原因不一样。

11、学会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