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中的“其”“而”“以”字
(2016-05-17 10:29:3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高考文言诗文阅读讲习 |
一、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
(1) 称代人、事或物,多用为领属性定语,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祭十二郎文》)——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其,代嫂嫂)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同上)——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其,代韩会)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同上)——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其信然邪?其梦邪?(同上)——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其,代死讯)
(2) 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同上)——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其,代十二郎)
2、 指示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同上)——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同上)——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二、副词
1、 用于句首或谓语之前,表示语气。
(1) 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其信然矣!(同上)——唉!大概是真的了!
(2) 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同上)——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同上)——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2、 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未来,可译为“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同上)——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同上)——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2、并列的问句,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同上)——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同上)——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其实,文言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不止上面所述,它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停地探索与研究。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 而:修饰
惟此而已:
而已连译:罢了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而:顺承
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可以连译:能够
将成家而致汝:
而:顺承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而:顺承
以为虽暂相别:
以为连译:认为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而:顺承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以:因为(也有处理成助词无义的,也可)
而:顺承
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而:如果考虑与前一句的关系,当为顺承.
皆康强而早逝:
而:顺承
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而:因果(顺承亦可)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而:转折(下句同)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而:转折(下两句同)
未可以为信也:
以:把
何为而在吾侧也:
而:转折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而:转折
而神者诚难明矣:
而:并列(下句同)
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 而:顺承(下句同)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而:顺承
死而有知:
而:假设
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而:转折
少而强者不可保:
而:递进
往往而剧:
而:修饰
未始以为忧也:
以:把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以:因为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而:因果
汝殁以六月二日:
以:在
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以:拿
使者妄称以应之耳: 以:来
可守以待终丧:
以:顺承
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以:顺承(下两句同)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以:顺承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而:因果
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 而:因果
以:修饰(下句同)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 而:顺承(下句同)
以待余年:
以:目的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而:转折
前一篇:君系列:入君香梦非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