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雨果于1831年完成的惊世之作。作品中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写法。该作品完美地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强调主观性。
2) 歌颂自然美。
3) 重视民间文学。
4)
艺术形式喜欢夸张,强烈对比,运用出奇制胜的效果。
《巴黎圣母院》以19世纪的巴黎为背景,利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善与恶的本质的同时又以极其浪漫的手法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爱丝美拉达的善、美与卡西莫多的丑陋,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爱情本身就是很浪漫的。我个人理解他们之间是爱情。卡西莫多可以为了爱丝美拉达而背叛养他,爱他的主教,试想一下,除了爱情还有什么力量可以让一个人背叛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呢?爱丝美拉达虽然美丽,虽然身边有很多的爱慕者,但她也清楚没有一个人可以像卡西莫多一样为了她而不惜牺牲生命,善良的爱丝美拉达更看重的是内心的善良,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但他极富有同情心而且很有才华,在他们之间完全可以产生一种忽略外表的真正的爱情
其二,作品中采用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方法,正是利用了这种不可能的方法卡西莫多救了爱丝美拉达,使他们之间的爱情显得那么浪漫神奇。
其三,作品的结局采用了极其浪漫的手法。在那样的一个被宗教思想束缚的年代,他们的爱情是没有存活空间的。主教完全在伸张正义的假面具下,企图达到他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利用了卡西莫多性格中善良、重情义的一面,他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才是最爱他的人,除了他,任何人都会抛弃他,并引诱他回到自己的身边。他的话奏效了,卡西莫多站在钟楼上动摇了。就在这一刻,克罗德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冲上来想要卡西莫多的命,卡西莫多躲过去了。在这时候,他终于清醒了,在正义的驱使下他杀死了大魔头克罗德,保护了自己的爱人。他们的爱不被祝福,最后他们互相依偎着被烧死在教堂里,他们的尸骨还紧紧靠在一起,任何人也分不开。这样凄美的结局无疑是作品的升华之笔。至此,整个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达到了极致。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不仅在于它所反映的那个年代的社会现实,也在于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作品中强烈的对比以及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都为作品增色不少。不可否认,《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手法作品中的极品,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