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菜一汤”是人们对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的通俗说法,也是最形象的说法,也是土楼宣传册中出现最多、最经典的画面。土楼中的各种形状----圆的,方的,椭圆的---一应俱全。从观景台俯瞰,像梅花开放在山野之中,又像飞碟降落在大山之间,又能呈现在一张图片之中,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从山下仰望,则像布达拉宫雄居山腰傲视人间,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
遗憾的是,很多人到了南靖,才知道那不是永定的土楼。福建土楼申报世遗的时候,最早的名称是“永定土楼”,因为永定对土楼的宣传最早,很多单体建筑,其主人往往是华侨或商人,比南靖建得有文化品位。但土楼的数量南靖比永定多,“永定土楼”就觉得不合适了。第二个名称是“客家土楼”,因为南靖土楼所在地均在靠近永定的那一带,居民也是客家人为主,只是地域归属到了闽南。但华安县的二宜楼----土楼之王----真正是闽南人建的。所以“客家土楼”的名称闽南人也不接受。最后是以“福建土楼”的名称申报的世遗。这个名称虽说个人都能接受,地理概念却过于宽泛了一些。
田螺坑地名,应该是得名于村庄背靠的湖岽山状似田螺。那个田螺姑娘爱上田螺坑黄氏家族祖先黄百三郎,使黄百三郎从一个养鸭少年成为一方富绅的故事,是传说,也是神话。却也平添了许多谈资和趣味。就是不知道是早已有之,还是旅游开发的结果。
漫步在五座土楼之间,有一种迷乱的感觉。那些被岁月熏黑的旧木板,以及木板上的红春联,洋溢着陈旧而美好的气息;高悬在楼道和木柱上的青葱菜子、竹编箩筐,或互倚,或列队,或相望,随意中构成了土楼人家美丽的装饰;奔跑的小孩、晾晒的衣物,以及那些还没有装进客人肚子的鸡鸭,还有那台摊子上的电脑和电脑不远处品茶聊天自得其乐的黄氏后人,让平俗生活的趣味鲜活中古老的土楼当中,一种凉爽的宁静安祥隔离了外面的烈日在四周弥漫。
品完“四菜一汤”,沿着重新修宽的公路下行,圆的、方的土楼在车旁一一闪过,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裕昌楼(俗称“东倒西歪楼”)。几公里外,就到了闽南的周庄----塔下村。一个以村古、景秀、水美、民朴入选首届“中国景观村落”的小村落。听说登上一座山头,就可以看到方圆1平方公里的塔下村全景。一路随行而来的清亮的小溪穿村而过,两旁是47座乌瓦黄墙的土楼,围裙形、曲尺状,形态各异,方圆不一。可惜行程匆匆,无法细品。

2、《土楼夕阳》。此图和题图摄于2004年12月。

3、烈日下的“四菜一汤”,由1座方楼(步云楼)、3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1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

4、远眺。

5、

6、

7、

8、椭圆形的土楼。主人为了感恩,特地将土楼建成蛋形。因为他家的鸡一天生两个蛋,因此致富。

9、

10、

11、杂乱与和谐。
(谢谢观赏。图片摄于7月21日下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