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处是江南】乌镇烟雨晴

(2012-05-05 01:44:19)
标签:

乌镇

茅盾故居

旅行

江南

林家铺子

分类: 寄景抒怀

http://s6/middle/4cfed891tbf39826a6ad5&690

▲P1 夜色中暖黄的窗 

乌镇在中国火了有些年头了,近几年开始很多人对乌镇不屑一顾。可是每日还是有万把人进出在东栅和西栅的大门。我没有权利论述那些对此不屑的人的是非,我只能把自己所见到的所感受的写出来拍摄出来,任由评说。

国内的旅游在八十年代末开始有了苗头,人们疯狂的参加着各式各样的旅行团去出行。没几年,这个行业开始潜规则丛生。一项一项的规矩加入到了旅行团里,只能说其谋财,但不害命。当旅行社的生意火热朝天的时候,也就是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户外运动出现了。中国的户外最开始起源于一些脾气古怪的人们。他们不按套路出牌,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他们有自己所要的梦想,也有一颗旅行的心。因此,他们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方式,就是背包走天下。我曾经是在户外行业有过一段经历的,虽然很浅薄,可也略知一二。乌镇就是在这样一个时期被开发的。从自身来讲我对于开发的景点有一些抵触,抵触的原因不是因为那里不好,而是因为人多嘈杂,我不能平静下心来静静的去感受。但是在我的概念里,内心的世界和现实是有一层隔阂的。能冲破这层隔阂的只有烦乱的刺激。但我若是把这层保护做到无限的强大,那些美丽的地方不管有多少人也是如此宁静。户外人士很少参加旅行团,觉得不自在。旅行团的人们又觉得户外太危险。这种口水仗打了不是一年两年了,就是再打下去十年也终究不会有结果。所以在我的旅行中我把两个都抛弃了。我是一个喜欢对景凭吊,喜欢探寻一些未被挖掘的文化,喜欢走到哪里就留到哪里和当地人生活的人。旅行对与我来讲并不在于景色,而是生活。这也是我去到乌镇的原因。无论那里现在被开发成什么样子,江南依旧是江南,古镇依旧是古镇,乌镇人依旧还有他们的生活。

旅行在于心,而不是景。触景只是为了生情。当我们旅行归来躺倒家中的床上时,那些旅行的时光都已变成了回忆,留下的只有美好。

烟雨晴本应是烟雨情,我擅自把情字替换了。我不是乌镇人,也没有江南生活的经历,无从谈情。这种喜爱江南的情怀只是留在心中的一丝挂念,对比朱自清对于江南故乡的爱我是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去到乌镇前我是希望乌镇下雨的。我的概念里江南的水乡是在烟雨中才能尽显魅力。遗憾的是三日的行程只在最后一日的夜间下了雨。但至少在早上我还是见到了湿漉漉的石板路和挂着水珠的爬山虎。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讲,这种春天的场景是梦境。那是一个烟雨的古镇,没有沙尘和难以驾驭的大风。

古镇在太阳落下后的晚餐时间会有片刻的安宁。这时家家都会点亮暖黄的灯光,映在水里映在巷子的石板路上,甚是好看。西栅的人家现在几乎都是对游人开放的民宿了,但人们还是会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依旧会在河边洗衣刷锅,也同样的和游人一样爱吃红烧的大羊肉。三五个好友聚在一起也会喝两杯乌酒,闲暇的时候也会去房后的园子里看看种下的青菜。虽然船已经不再是交通工具了,可他们还是离不开船,是工作是生意也是生活。

我并不觉得乌镇是一个开发过度的地方,开发只是为了教人去更好的了解它。至少那位被称作茅盾的作家还在这里有过他的童年和他立志的梦想。茅盾故居有两处。我曾到过北京交道口南大街后圆恩寺胡同的那处,那是先生百年的地方。乌镇东栅这处是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林家铺子》的原型就在这里,当年的一部市井故事如今也已成为了一篇佳作和江南的史话。乌镇有他的魅力,蕴含着文人的气息。虽然他的外表婉约,可却不失大气。窗上百年的雕花都在言语着故事,筑间一方天井总是能透进阳光来揭开那些历史。

我相信当人们问我是否值得去往乌镇的时候,我会说如若你的心中有一种江南的情节,如若你的梦里曾经有着江南的故事,那就去吧。闭上眼睛走路,感受到的气息才能终究的留在心里。


http://s12/middle/4cfed891tbf397c354fdb&690
▲P2 河上永远是过往不绝的游客


http://s14/middle/4cfed891tbf397c8ccb6d&690
▲P3 阁楼顶的花灯 


http://s10/middle/4cfed891tbf397cedb3a9&690
▲P4 河边品茶小聚 


http://s2/middle/4cfed891tbf397ebcd141&690
▲P5 那一束光打亮了雨后的嫩绿 


http://s1/middle/4cfed891t7985bfbb80f0&690
▲P6 石板路 


http://s13/middle/4cfed891tbf397dbef07c&690
▲P7一条没有门的巷子


http://s11/middle/4cfed891tbf397f223f5a&690
▲P8


http://s12/middle/4cfed891tbf397e2ab82b&690
▲P9


http://s3/middle/4cfed891tbf39803ee3e2&690
▲P10 蓝印花的手纳底布鞋 


http://s9/middle/4cfed891tbf3982ebd598&690
▲P11 地锦为帘 


http://s12/middle/4cfed891tbf397e82af9b&690
▲P12


http://s11/middle/4cfed891tbf397f7a73fa&690
▲P13 扎肉 


http://s14/middle/4cfed891t7985c01d5d0d&690
▲P14

http://s11/middle/4cfed891tbf3980f7ee5a&690
▲P15  


http://s13/middle/4cfed891tbf3981eb03dc&690
▲P16


http://s9/middle/4cfed891tbf398087e578&690
▲P17 米酒 

http://s15/middle/4cfed891tbf398761467e&690
▲P18

 

http://s8/middle/4cfed891tbf39818cf377&690
▲P19 好民族的洋娃娃 

 

http://s3/middle/4cfed891tbf3987e1eb12&690

▲P20

 

http://s1/middle/4cfed891tbf397fb99b50&690

▲P21


http://s4/middle/4cfed891tbf398339d063&690
▲P22 虚幻的世界中总有一番宁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