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2008-01-20 00:15:06)
标签:

杂谈

篮球鞋

球鞋

球星

logo

姚明

nike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Jumpman logo 不再是一个标志那么简单了,它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甚至是一种态度。早就有一些篮球朝拜者将这个标志纹在了自己的身上。1985年,乔丹(michael jordan)仅是为nike拍摄了一则“飞跃芝加哥”的广告,没想到这样一跳就跳出了经典。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姚明的Reebok“姚系列”logo算不上经典,但作为中国球员,这个logo必定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标记了。标志以“盾牌”为主体,表示姚明在防守端的破坏力,猴脸整体造型的代表姚明生肖,顶端的11是其球衣背号;“Y”与“M”用了抽象的设计加以结合。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这个logo用了5年,但已经成为如今最火爆一个标志,原因就在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s)本身。简单地说,这个标志可以看成是LJ23+皇冠,詹姆斯没有走junpman剪影标志的老路,现在看来再正确不过了。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这是nike为科比(Kobe Bryant)精心设计的logo,nike的官方解释是这是一个“剑鞘”logo,在它刚刚推出之际,国内鞋迷将它称为“水晶”。这个向三个方向延伸的“剑鞘”中也有“K”的设计,代表着科比球场上进攻者、防守者与领袖三个角色。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这是nike为科比(Kobe Bryant)精心设计的logo,nike的官方解释是这是一个“剑鞘”logo,在它刚刚推出之际,国内鞋迷将它称为“水晶”。这个向三个方向延伸的“剑鞘”中也有“K”的设计,代表着科比球场上进攻者、防守者与领袖三个角色。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2000年卡特(Vince Carter)最终选择加盟nike后,nike便为其推出了数款签名鞋,于是VC15的标志也孕育而生,这个logo设计得很简洁,将VC与15背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今在他的球员版平民鞋中还是会出现这个标志。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13的logo跟随着Answer系列成为了最古老球鞋标志之一,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简单的用英文字母与数字组成的logo可以运用11年之久。当2006年艾弗森(Allen Iverson)转会到掘金前,由于掘金3号已被占用,13很可能不保,而到最后这担心是多余的了。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阿联的logo设计得很直接,采用了他本人的星座—天蝎,这种设计在其他球鞋中从来没有运用到过。星座是80年后的产物,说明了80年后生的易建联充满朝气。天蝎也象征着阿联在球场上的特性,敏捷、迅速、具有杀伤力。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这个logo想必大家也再熟悉不过了,T-MAC的,不是苹果电脑,而是一个类似于篮网的标志。篮网标志着胜利与得分,这正代表了麦迪(Tracy McGrady),这个“篮网”标志非常形象,包含了麦迪的“T”与“M”姓名的字母。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这个logo很少人能够记住,因为它仅仅运用过一次,也就是在adidas THE KOBE 2的鞋底上可以看到这个标志。设计很简单,取材于科比的侧脸,与如今的科比大相径庭的是那个剪影上科比还留着上世纪80年代的蘑菇头。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这曾经是风靡整个Sneaker界的标志,1C标志代表着“1 cent”,也就是“便士”的含义,是数字与字母结合最早的logo之一。现在nike为哈达威(Anfernee Hardaway)推出的签名鞋上还是会运用到这个经典的logo。

 

球鞋/篮球鞋LOGO大搜刮(一)

Converse投奔了篮球鞋老大nike麾下。2003年签下韦德(Dwyane Wade)是Converse重要手笔,他的logo取样于Converse经典的五星标志,按照韦德比划的“大”字取下剪影,说不定今后的Converse商标会直接用韦德这颗星了。

 

                                                       文章来自:<环球体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