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沙桥傩神
http://s7/middle/4cfe0049xabff0858a026&690
九月初一,是万载县潭埠镇沙桥傩神的生日。早两天,在万载做田野调查的年轻学者罗艳春就打来电话,约我们去沙桥看傩神庙会。对于傩神,我一直觉得很神秘,但又不甚了解,也想借此机会去见识见识。于是便约了几个朋友,驱车赴万载,与小罗等人会合后再到沙桥。
http://s11/middle/4cfe0049xabff1f1466aa&690
http://s14/middle/4cfe0049xabff224b015d&690
http://s14/middle/4cfe0049xabff23b8ccdd&690
http://s8/middle/4cfe0049xabff720ed817&690
沙桥傩神庙距潭埠不远,过潭埠约一华里再左转走小路三四百米便到。庙不算很大,抬梁式砖木结构,前后三进。庙门开于两侧,内为戏台,戏台前是露天空地,空地旁为侧厢走廊。第二进为中殿,面阔三间,与戏台、空地相连,以六根木柱为支撑组成砖木结构大厅,看得当年雕梁画檐余韵,那木雕狮子盘球牛腿是典型的晚清民国初风格,正中高悬漆匾三块,中为“敕封沙桥傩神”,两侧为“威宣戈盾”和“荫托帡幪”,皆是清光绪年间遗存。第三进是后殿也是主神位,神位前有一小天井,据说这也是以前的傩舞场,主神位供奉的主神是欧阳金甲大将军的牌位和神像,这也就是沙桥傩神。
http://s9/middle/4cfe0049xabff2aef48c8&690
http://s2/middle/4cfe0049xabff2bacf441&690
关于欧阳金甲大将军由来,学者毛礼镁先生在他所著《江西省万载县潭埠乡池溪村汉族丁姓的“跳魈”》一文中,是这样引用当地村民的叙述:“相传明初朱洪武皇帝(一说唐王李世民,又一说宋朝皇帝),为试龙虎山张天师的法术,叫二十四名鼓乐手藏于宫殿地底下,敲锣打鼓奏乐不停,声称宫内有妖精,请来龙虎山张天师捉妖。张天师入宫后,说这不是妖精。他取一碗冷水,念动咒语,喝一口水喷出,地底下的鼓乐手便冷得直哆嗦,不会奏乐了。皇帝再命人在地底下生火,鼓乐手烤暖后又奏乐。这时皇帝又对张天师说,宫内确实有妖。张天师便端着空碗,念完咒语,用筷在碗面上一抹,宫殿地底下二十四名鼓乐手的脑壳皆落地而亡。这二十四名鼓乐手的冤魂便在宫内闹腾不休,皇帝无奈便封他们为傩神,为首的‘敕封欧阳金甲大将军’,千年万载享受香火。二十四名鼓乐手受封后立即飞出宫廷,飞行时身子和脑壳分离,身子落在湖南,头落在江西,故江西万载县供奉的傩神只有头,没有身子。欧阳金甲虽说受封,但没有权势,他便跑到九天玄女那里,玄女给他一碗清水喝,再交给他两柄剑一把伞,要欧阳金甲去除妖邪。天狗是会吞月的妖邪,欧阳金甲寻得天狗,战胜天狗,夺下天狗嘴啣的剑,平伏了天狗。欧阳金甲战胜天狗有功,九天玄女又封他到各处为傩神,为百姓降妖镇邪保太平。”可见,民间对于欧阳金甲大将军的塑造,是在怪异成份之上,特意强调了皇权的正统。
大老爷
http://s8/middle/4cfe0049xabff2ef9be27&690
四爷
http://s1/middle/4cfe0049x77998520dd40&690
王将军
http://s7/middle/4cfe0049xabff33fe1b66&690
新四娘
http://s8/middle/4cfe0049xabff34b2cb17&690
沙桥傩庙供奉的欧阳金甲大将军,《江西省万载县潭埠乡池溪村汉族丁姓的“跳魈”》中记载是八尊。这八尊神像基本是按雕制的先后次序排列,分别称作老大爷、老二爷、老三爷、四爷、四娘、王将军、新大爷、新四娘。这八尊神像,只有九月初一傩神生日时,才集中供奉于傩庙受祀,平日都被村民分别请至家中内室(卧房)供奉。所以一般人平日很难看全这八尊神像。但是,我们却发现庙中供着九尊神像,估计是近年村民又新雕制了。
神像均为樟木雕制面具,形态各异。老大爷是主神,黑色阔字大脸,长一尺五许,宽约一尺一寸,大嘴紧抿,两眼圆凸犀利有神,八字剑眉,眉间有神明印,头着金色将军盔,盔上覆有红缎绣花风帽。老二爷、老三爷为红脸,倒八字眉,形态温和,不似老大爷严厉,脸型较短,均着将军盔,他俩的区别是:老二爷嘴微张稍露齿,老三爷则闭嘴。四爷为红色长脸,鼻梁有两道黑纹,盔上纹饰为菊花。四娘为女相,白脸,细眉细眼,有女性柔秀之美,戴冠覆风帽,但冠无翅。新四娘白脸丰满,冠正中为菊花纹,黑色帽沿护着脸颊,冠有翅。王将军为花脸,黑地描红纹,鼻梁有一红色“寿”字。新大爷与老大爷同像,属近年新雕,嘴唇红艳。八尊神像安放在特制龙椅案墩上,龙椅案墩前雕有一对相望的龙首,烘托着神像的威严。有一尊神像的龙首还悬挂着两个小神像,叫上关、下关,是欧阳金甲大将军的护将。四娘、新四娘、王将军的案墩为柜形。
http://s10/middle/4cfe0049xabff4a35ee59&690
说句老实话要将各尊神像分辨得一清二楚,并非易事。我将所拍照片,对照文字记载,分辨了许久,仍不得要领。何况庙内香烟萦绕,令人难以睁眼。
http://s7/middle/4cfe0049x779987e4d8d6&690
这又得说到沙桥傩庙的香火,我是第一次看到香火如此旺盛的小庙。庙门前的田里,鞭炮一堆堆的燃放,纸钱一担担的焚化,很快就形成了两大堆一米多高的灰堆。而且信士们还在络绎不绝地送来香烛、鞭炮、纸钱,有扛来的、挑来的、自行车驮来的、摩托车载来的、汽车运来的。中殿和后殿的香烛不断地燃着,几只大香炉很快就盛满了香灰。从傩庙的楹联内容,也可以看出村民对傩神的敬仰和对当地傩文化的自豪,且摘几联如下:“沙桥傩神威灵庇四方,神光普照显赫佑万民”、“恩德泽及遍宇宙,香烛光辉照乾坤”、“政策放宽沙桥傩神上银幕,跳魈舞乐拍成电视影中华”。
http://s12/middle/4cfe0049xabff51688b0b&690
欧阳金甲大将军是沙桥丁氏的保护神,当地村民不甚崇信佛教,他们心目中崇敬的欧阳金甲大将军就是救苦救难的大菩萨。他们对傩的解释是:“傩”字左为“人”,右为“难”,所以“傩”就是为人救苦救难之意。因此,丁氏家族对傩神极为尊崇,容不得半点待慢和亵渎。历史上,沙桥丁氏就曾多次为了欧阳金甲大将军的声誉而打官司,甚至不惜械斗。每逢傩神生日,村民就会从四面八方涌向傩神庙,奉上香火、蜡烛、鞭炮、纸钱,顶膜朝拜,并在戏台上置一乐班演奏乐曲,让场面热热闹闹。
http://s14/middle/4cfe0049xabff55fc484d&690
http://s14/middle/4cfe0049xabff56a4588d&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