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清照长得什么模样?

(2016-03-16 15:38:56)
标签:

文化

教育

时尚

人心不古(9

李清照长得什么模样?

看李清照的词,就能知道她长得什么样,词如其人,人如其词。李清照是天才,天生有才,有灵性的人长得什么样?大家都能想象出来。

网友们想玩穿越不?好!跟我一起去看看长得“贼”漂亮的美女、才女吧。乘坐什么去呢?李清照的诗词就是我们穿越时光隧道的凭借。

第一场景:

北宋,山东济南。一千九百年前。青砖碧瓦很大的院子里,院内绿树成荫,池塘边的怪石倒映在水面,洁净、清静。

院内有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她就是李清照。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大家看到了吧?李小姐正玩秋千,见我们进来,羞答答地躲在门旁看我们,装作嗅青梅在偷看我们。什么是“点绛唇”——红红的嘴唇的意思。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词又什么意思?

十几岁的少女在怀春呢,抱只白色的大鹅,与鹅脸贴着脸,想心事呢。“眼波才动被人猜”李小姐的眼睛非常漂亮,含情脉脉,明如秋水。想着一些少男少女们约会的事。

第二场景:

宋微宗时期,汴京——今河南开封,当时的首都。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在一起生活,他们结婚时,李清照18岁,赵明诚21岁。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词是比喻,也是暗示。李清照洗完澡后,肌肤更白了,还有淡淡的体香味,然后撒娇地对丈夫说:“我同其她的女人不一样吧?我的身材是上天赐予的,我比一般女子要出众得多。”——“此花不与群花比。”就是这个意思,两人没事时还喝点小酒,以助雅兴。夫妻两人琴棋书画,幸福地生活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大家看出来没?酒是没少喝啊。现在看出李清照是什么人了吧?大眼晴,双眼皮,眉目可传情,红红的嘴唇,洁白的牙,洁白牙。皮肤怎么样?身材怎么样?

气质呢?我们的李姐出生在书香门第,嫁到了官宦人家,可谓门当户对。丈夫赵明诚也是才子,小两口爱好志趣相投,时常喝洒、喝大酒,不醉不回家。会弹琴必然也会唱歌,所以喝完酒必然会去唱歌,常常是大半夜才回家,——“兴尽晚回舟”么。

大家知道我们的李姐是什么样人了吧?大家知道李清照姐姐后来为什么没孩子了吧?

第三场景:

宋徽宗大观元年。山东青州。还是很大很大的院子。李清照给居住的地方起了个名,叫“归来堂”自己又给自己起了个号,叫“易安居士”。

诗曰:“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她的生活还是可以的,她与丈夫一同整理文物,看他们家的摆设,有:玉鸭薰炉。朱樱斗帐。流苏——就是玻璃器物,当时极其少见。通犀——犀牛角,当时也是珍贵无比。

美中不足的是,这段时间,丈夫赵明诚总是爱出门,我们的李姐只能自己在家,写写诗,喝喝酒,惆怅惆怅。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是赵明诚离家远游去了,李姐对丈夫的深情思念,思念什么呢?

思念“被翻红浪”时,而现在呢?自己只能是“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这时我们看李清照,一个成熟的多愁善感的女性形象。心思也深了,情感也含蓄了。

《月满西楼》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第四场景: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杭州。略显破旧房屋。 

《永遇乐》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刚刚出狱不久,心情极差,有时都不好意思见人。“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为什么呢?丈夫赵明诚四年前病逝,李姐把自己又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男人,两人性格不合,常有家庭暴力。最后李大姐把自己的第二任丈夫送进监狱(丈夫对朝廷弄虚作假)。自己也被关了几天,心情能好吗?

这时的李清照大姐,模样很是憔悴,有时头不梳脸不洗的,显得更加瘦弱。为什么人们都叫我们的李大姐为“李三瘦”呢?一是因为她有三首很著名的词,其中都用了“瘦”字作比;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大姐,始终都是很骨感,很苗条。除了年轻时还算丰腴外,就怎么地也胖不起来了。

我们看:除了喝大酒那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还有就是那首“被翻红浪”中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另外就是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为什么胖不起来呢?家国两忧,人生离乱,宋王朝被大金国从北追到南,感情生活的痛苦和社会的动荡,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着。“东篱把酒黄昏后”,看来我们的李大姐只有“借酒消愁愁更愁”了。另外,像她这种喝法,肯定是个瘦子,当然要“人比黄花瘦”,——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第五场景:

绍兴十三年(1143年)浙江金华。破旧房屋。

晚年的李清照曾在兄弟家住了一段时间,又第三次嫁人,就算是凑合着过的那种,这时的她,已经是穷困潦倒,只能以卖字画为生。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杯两盏淡酒”,这回喝酒与以前喝酒不同,现在喝酒是为了暖暖身子,为了抵御风寒。尝遍了人生苦难,历经了世间离乱,李老太太不由得仰天长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们穿越得很成功,我们看到了我们想看到的,我们不忍离去,但不走也不行,因为我们改变不了历史。我们可以看历史,看历史上的悲欢离合,看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化。我们真的能走入历史人物的生活吗?如果能,网友们,你们回去吧,我不走了,我要和李清照李姐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