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的《琵琶行》
(2016-03-14 14:13:27)
标签:
文化教育时尚 |
人心不古(7)
男欢女爱的《琵琶行》
中国的语言文字太丰富啦!前几天微信中有人发起“你所知道的古诗词中男欢女爱句子”的活动,看后觉得很有意思,深感中国语言之高妙,真世界少有。
有: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金针刺破桃花蕊,不敢高声暗皱眉。
又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后面入选的更有趣味: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
最后很多人把白居易的《琵琶行》也写了进来: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
我想:我们的民族为什么矛盾这么多?几千年来总是没完没了地打仗,斗争?是不是与我们的语言文字有关?
说句话,写些文字,能分析出无穷无尽的意思来,把国人搞得心眼特多,但又都没用在正地方上。
如果细分析,说白居易写《琵琶行》是在写男女欢爱,也没什么不对。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白居易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琵琶行》是白居易诗歌中的精品,是一首以叙事为主兼抒情的现实主义诗篇,内涵丰富,它借助写实的艺术形式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因而作品广泛流传。
1.写作背景
《琵琶行》这首诗歌有序,序中写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闻其人,本长安倡女……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这段序就是诗歌的创作背景,它指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缘由、经过及结果。诗中有两个人,一个是弹琵琶的风尘女子;一个是被贬官的40多岁,年富力强,寂寞孤独,天生风流的大诗人。
(1)弹琵琶的风尘女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的人格受到歧视,身心遭到摧残,尤其是歌女,她们成为酒足饭饱后的王公大臣的公开玩物,她们的青春和容貌是作为一种商品出卖的,年轻美貌的歌女,可能得到一时的宠幸,可是随着红颜的销残,接着来的就是无情的抛弃,她们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后,估计也是个她看不上俗不可耐的土豪,因此,她生活空虚,前途渺茫,在精神上忍受着沉重的折磨。琵琶女年轻时是妓女,现在年龄虽稍大,但还是:“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如果有机会能重温旧梦,那她一定是非常高兴的。
(2)诗人白居易
诗中另一个人物是作者自己。他借着对歌女身世遭遇的同情,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咏叹,而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失意凄苦和无处施展才华的心情完全突现和倾泻出来了。他的“青衫泪”中所闪现的是压抑才能,摧残理想的封建制度的罪恶,在诗人肩上承担着的是封建社会里所有被压迫者的苦难。因而他的失意,苦闷和愤激是有深广意义的。
由此可以看出,文中的两个人物不仅是真实的,而且在当时社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代表了当时两种不同身份人悲剧的普遍性。
2.诗歌说了些什么?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叙述的层次分明,逐层深入。全诗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作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一个秋天的月夜;地点:浔阳江头;人物:诗人及其朋友;还有景物描写:枫叶飘零,芦花飞舞;人物行动:想要饮酒又提不起兴致,即将告别时,忽然听到了琵琶声。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阶段,主要写琵琶女的出场以及高超的演技。“寻声暗问弹者谁?”这就由琵琶声自然引出了琵琶女,一群男人喝酒时看见有陪酒女了,大家马上 “添酒回灯重开宴”。这时琵琶女出场了,怀抱琵琶,开始演奏。作者用大量篇幅写琵琶弹奏过程,诗人按拨弦起曲,凝绝暂歇,强音高潮,收拨曲终的演奏顺序写,层次分明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演奏过程。演奏结束,众人被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折服,船上人声俱无,人们已经沉醉在优美的音乐中了。第三部分是故事的高潮阶段,写琵琶女自叙身世,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妇女的迫害,为第四部分引起诗人的共鸣埋下伏笔。“本是京城女”写琵琶女的籍贯,年轻时,琵琶女凭借美丽的容貌,过着放纵的生活。“今年欢笑复明年”,年华逝去,青春不在,年老色衰,不得已嫁给商人。而“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女又过上了孤苦的生活。第四部分,写诗人在听了琵琶女自诉后的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由此自然地联想到了自己的际遇:被贬江州,借酒浇愁,长期不闻丝竹之声,今晚听的琵琶曲,如同听到了仙乐。很自然地邀请琵琶女再弹一曲,琵琶女被诗人衷肠感动,重奏琵琶,满座掩泣,诗人白居易哭得更厉害,把衣服都哭湿了。
3.这首诗好在哪?
(1)在情节中,在诗韵中把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完美。
(2)诗中景物描写非常成功,景物描写与诗中人的心情相呼应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3)非凡的音乐描绘,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十四句中,诗歌借助语言的音韵写音乐,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和叠字以加强其形象性,这样的妙笔应该是前无古人的。
白居易用写实的笔法,通过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波澜起伏的情节描绘,讲述了他与一个中年歌妓月夜下情感交流,男欢女爱的感人故事,很值得后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