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团十景构想
2017年第一期总第41期发《浦东文史》:
http://s3/mw690/001ppHqSzy7acqqzurU82&690
http://s14/mw690/001ppHqSzy7acqm9lbDfd&690
图文并茂,发了三页,宣传了家乡历史文化与美景。感谢编辑!
猴年暮春,我与朋友赴浙江杭州、西溪、塘栖古镇旅游观景,沿途的西湖十景、运河十景、西溪十景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把零星分散的自然风景酿造成最美的“十景”,不仅是一种文化景观的再现,更是一种文化意象的体现。为了酝酿运河十景,杭州采取了市民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报刊网络进行宣传,最后水到渠成。打开杭州旅游地图,西湖十景、运河十景、西溪十景等标注醒目,而且都有文字解说。据说“西湖十景”景名之美,甚至打动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评审专家,对西湖申遗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浙人聪明,可见一斑。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家乡大团镇。大团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水乡古镇,如今是浦东唯一的农业重镇,有万亩桃林、万亩水稻和数千亩农作物,是瓜果之乡、都市桃源、生态屏障。近年来,大团镇党委政府结合农业重镇的实际,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出现了许多可喜变化。
发展乡村游,不妨学学浙江人的做法,也酝酿一下“大团十景”。徘徊古镇老街,行走乡村田野,我一直在寻觅家乡的十景,拍摄了许多照片。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我终于有了“大团十景”的初步构想。
1、上塘梦寻。
http://s3/mw690/001ppHqSzy73OpFWZFg92&690
大团上塘老街是千年里护塘的遗址,堪称“大团之根”。宋皇祐四年(1052),华亭县令吴及带领百姓修筑里护塘,后来又开凿了运盐河(今大团市河),使大团逐渐形成上塘街、下塘街。许多年之后,上塘老街商业繁茂,店铺林立,号称“三步一家,五步一店”。如今,上塘老街(永宁东路、永春南路、永春北路)有千余米,有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房子,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水而筑的民居,还有吴仲超故居等历史建筑。上塘老街穿越古今,保留着古朴的原貌,串起了许多萦绕人心的乡愁记忆。
2、王厅桃海。
http://s9/mw690/001ppHqSzy73OpIdRsAf8&690
位于东大公路果园村。果园村有2000多亩桃林,王厅是桃林最密集、连片规模最大、最有观赏价值的地方,有近700亩连片种植的桃林。每当阳春三月,万树争艳,桃花似海,层层叠叠的桃花如云似霞,纯朴自然,好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意境,堪称最纯朴、最自然的乡野田园风光。2015年春,王厅桃海景点被发现推出后,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赏花观景。
3、王家古樟。
http://s13/mw690/001ppHqSzy73OpKkBCkfc&690
位于永春东路59号,过去是实业家王艮仲先生的后花园,始建于1929年。解放后,王艮仲把花园无偿捐赠给政府,成了当地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花园面积约10亩,有园心湖、九曲桥、凉亭和古建筑等,颇具江南园林特色。至今,园内名木古树颇多,尤其是三棵高大挺拔的大樟树,浓荫茂密,历经三百余年风霜,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向人们诉说着沧桑。
4、潜龙邀月。
http://s9/mw690/001ppHqSzy73OpMmkwE68&690
潜龙桥是南北向的石拱桥,纵跨永春北路二灶港,与老市河上的展凤桥相伴。偎立桥头,俯看碧波流逝,仰望夜空万里,明月升起,很有诗情画意。大团是典型的水乡,四面环水,小桥遍布。历史上大团5里长街与老市河相依,从南至北有24座石桥,像飞架在小河上的一道道彩虹。潜龙桥附近永春北路被列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民宅依水而居,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景色。
5、徐宅怀古。
http://s9/mw690/001ppHqSzy73OpPwGlqe8&690
徐氏老宅位于大团镇永春北路88弄20―30号,是一座罕见的中西合璧古建筑,被列为区级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单位。该宅是由清代文人王仲国(浦东名人王艮仲的祖上)于清宣统末年(公元1911年)建造,占地面积878平方米,由三个石库门共18间房子组成。1921年大团出生的上海著名实业家徐志超出资购买该宅。徐志超创办了同兴袜厂,产品销往来东南亚。2013年,经政府部门出资修缮,百年徐氏老宅重现原有风貌。人们来到这里,怀古的情感油然而生。
6、蟠龙烟雨。
http://s16/mw690/001ppHqSzy74ck1CbSLcf&690
浦东民间有“东有蟠龙起凤,西有洪福千秋”的民谣。“蟠龙”、“起凤”是大团镇上的两座石拱桥,其中最漂亮、最气派的要数蟠龙桥。该桥位于镇中心闹市地段,建于明代。当年蟠龙桥是通往二灶港轮船码头的要道,店铺林立,茶馆、旅馆、饭店、酒楼很多,可谓生意兴隆,十分热闹。蟠龙桥虽然被拆除了,但附近还有蟠龙街的老建筑和潜龙桥,“蟠龙”地名还时常被人们提起。
7、潘宅燕谋。
http://s13/mw690/001ppHqSzy74ck6WV76ac&690
永春北路22号潘氏老宅,是一座饱经百年风霜的中西合璧古建筑,高高的马头墙,气派的大门,门楣上弧形卷曲的花纹综合了西洋风格和中国传统图案,尤其是门楣上阳刻的“谋诒燕翼”四个大字大有来历。《诗·大雅》记载:“武王岂不仕,詒厥孙谋,以燕翼子。”大意为:武王留下了远大的谋猷,用来安定保护他的子孙。潘氏老宅附近有龚家弄、上塘街等。
8、定慧晚钟。
http://s9/mw690/001ppHqSzy74ckcC87C08&690
http://s5/mw690/001ppHqSzy74ckcEvhGc4&690
定慧庵位于永春西二路112号,由当地郡莲定、盛华文等发起捐助而建,当时参照了南汇最大的泥城净心庵式样,共有房屋十余间,大殿一座,偏殿四间,两侧厢房各三间,占地约三亩。1989年12月,经政府批准,定慧庵恢复宗教活动。近年来,定慧庵实施改造扩建工程,重建大雄宝殿、新山门等建筑。定慧庵内有一口古钟,万籁俱寂,钟声悠扬,阵阵回音,静心脱俗。
9、团芦夕照。
http://s10/mw690/001ppHqSzy74ckgkBTPf9&690
http://s16/mw690/001ppHqSzy74ckjmMUL7f&690
大团镇四面环水,纵横交错的水网,四通八达的河流,处处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江南水乡古镇特有的秀丽风光。团芦港位于大团镇南端,自西向东流过平桥水闸、永晖小区、南团公路、镇南、海潮等地方,向东连接芦潮港。站在团芦港桥观景,河面开阔,清波荡漾,每当夕阳西照,水映晚霞,河畔的永辉小区、蓝美俊庭小区、大团高级中学和商业街赏心悦目,展现出新城区的魅力。
10、唐庵梵音。
http://s10/mw690/001ppHqSzy7acqdd9t759&690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的唐家庵,位于三墩扶栏村,三宣公路与东大公路之间。寺院形制完整,殿堂壮观。唐家庵于2004年启动扩建工程,先后兴建了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及东配殿等较大规模的殿堂禅房,面貌一新。唐家庵已成为大团一景,黄色建筑与绿色稻田相映成趣,佛门净地,香火氤氲,钟磬低吟,梵音袅袅。
以上十处景名,有用眼睛观看的,有用耳朵感受的;有着眼于过去历史的,又有关注当下现状的;有夜景,有日景;有雨天,有晴天……为了便于记忆,我写了一首嵌入此十景名的七绝:“上塘梦寻蟠龙雨,桃海古樟待邀月。潘宅怀古谁夕照,定慧钟声忆梵音。”
我想说,酝酿大团十景是出于“我为家乡发展乡村游献一计”的想法,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群策群力,进一步完善“大团十景”。
(2017年第一期《浦东文史》作者:陈志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