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很少乘坐公共汽车了。最初是经常骑自行车,后来就开始学着打车......
最近这些年,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北京的地铁已经四通八达;仿佛一夜之间,北京的路上出现了很多公共汽车线路,让我这个老北京,也不知所措。
自从去年休假回到北京后,开始学习乘坐地铁,并终于有了自己的乘车IC卡!暑假开始,被很多同事和家人提示,“公车很方便的,不防试一试。”甚至朋友C,告诉我去MR时,上下公车地点、公车编号、大约步行时间等。
9月30日,晚上回家的路上,很多人已经提前下边回家了,公车站上几乎没有太多的人,刚刚好,在我步行到车站的时候,有一辆公车进站,停在了身边。我迈步上车,在车上服务人员的指点下,完成了刷卡的动作,之后,询问回家的路怎样换乘公车?很运气,我所乘的车,就可以到达。
随着公车的不断前行,很大的车厢中,只剩下两个乘客了,仿佛我的专车!在服务员的提醒下,才知道从后门刷卡下车!
国庆和中秋长假期间,我又抓机会实践了多次乘公车出行,终于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
1.
公车有单一票制的收费方式,就是全程都是统一价格,通常全是0.40元;
2.
也有公车是分段计费方式,起点价格不同,有0.40元开始计价的,也有2元开始计价的,每行驶一段距离后,价格就会增加,因此,需要下车时再次刷卡。如果不刷卡,下车使用IC卡的时候,会报错!
3.
即便是老资格的公交服务人员,也不可能知道所有的公共汽车。因此,他们每个人手中有一个小本,可以随时查阅换乘路线。
......
还有很大,就不一一列举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