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西古道系列5:玉河古道

(2016-12-17 09:40:15)
标签:

杂谈

分类: 京西古道
玉河古道,也称西山大路中道。其始建时间,一般认为是唐末五代时期,大体依据是刘仁恭在房山大安山建大安山馆,并置玉河县,故而把走门头口,过峰口庵、王平口进入清水涧,然后到千军台后可再翻山进入大安山地区的古道看做是当年刘仁恭去大安山馆的通道。但这个说法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条路虽然确实可以到大安山,但无论是距离还是险峻程度,都不是从平原地区去往大安山的最佳通道,刘仁恭当年可能不是这样走的。这一点,几乎走遍整个西山的西山老闫老师的文章《浅谈京西玉河古道》有过论述。
此外,《宛署杂记》等史籍有记载,金章宗曾巡游王平口一带,并有百花石床。位置在现在沿柳沟内。但考察关于章宗游历的记载,他去往王平口的路径较大可能是走卢潭古道,过潭柘寺到十字道再往王平口,应该也和圈门一带无关。因而,玉河古道的始建年代其实无从考证。不过,自辽金起,北京城内便用西山的煤,这条路的始建年代应该也不晚。
既然刘仁恭很可能当年走的不是这条玉河古道,而玉河县范围又比较广,大致从大觉寺、军庄沟一带开始到良乡差不多都在玉河县范围内,为什么这条路叫玉河古道呢?比较合理的解释在于玉河,刘仁恭把这个县命名为玉河县,应该确实存在一条玉河。按1949仲然老师的博文,门头沟(指狭义的门头沟,即从峰口庵到大峪汇入永定河的那条沟)古称玉河,那么沿玉河的古道称为玉河古道便是顺理成章的了。只是不知道仲然老师此说的依据。
无论如何,玉河古道是一条在京西煤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道路,这是没有疑问的。到清末形成了齐马粱段四大家族,并诞生了北京地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关于这段历史,拙文《天桥浮村马翰林》里有过简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d2f910102wlck.html
现在,从麻峪、大峪到圈门的古道,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已经没有什么遗迹了。从圈门到峰口庵,则仍有不少古迹,亦有一些古道遗存。关于这段古道,日下旧闻考有简略记述:
由门头村登山数里至潘阑庙,三里上天桥从石门进,二里至孟家胡同,民皆市石炭为生,三里至流水壶泉,自石罅分流灌园扳磴三里至官厅,路凡十八折至风口岩,两山踞立如门有庵房数间。
http://s13/mw690/001ppG5bzy77fI5uXXS8c&690

http://s12/mw690/001ppG5bzy77fHQtsj94b&690
被压在房子下面的一个券洞
http://s7/mw690/001ppG5bzy77fI3J06G26&690
窑神庙
http://s16/mw690/001ppG5bzy77fI3OjU33f&690
窑神,据说窑神有多种造型,这只是其中之一
http://s5/mw690/001ppG5bzy77fIF0BrSa4&690
当年国军的工事,现在已做了维修
http://s11/mw690/001ppG5bzy77fIVbUUO9a&690
整修后的天桥浮三义庙
http://s13/mw690/001ppG5bzy77fJ55uNe2c&690
啦啦湖一带不知名的古桥
http://s14/mw690/001ppG5bzy77fJ85i0d4d&690
天梯,是旧时百姓开凿出来去上面平地种菜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