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浮村马翰林

分类: 西山往事 |
在京西古道道路网络中,有一条玉河古道。玉河古道从圈门到峰口庵关城之间,旧时有很多煤窑、商户,也就有了一些士绅。在那些士绅中,最为著名的是“齐马梁段”四大家族。有人把这四大家族成为门头沟四大家族,可能不确,亦或这里的门头沟是狭义的门头沟,并非现在的门头沟区。
钦加员外郎衔户部广东司主事梁作舟撰
正蓝旗汉军生员马希光书
从九品职衔游书和篆额
首事绅董:
候选县丞俞瀛山 监生段益纯 生员马翰如
监生齐文瑞 天文生梁作霖
这里面的名字里,除了从九品的游书和以及候选县丞俞瀛山外,便都是姓齐、马、梁、段四家。其中,梁作舟是加员外郎衔的户部广东司主事,从五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实际承担处长职责的副司级调研员吧,其他几人也都有监生、生员的身份。大体知道,梁家在梁桥村,梁桥便是他家出资所修,至于说传说中康熙年间太监梁九功(雍正二年自杀)也出自这一家,则不一定靠谱,好像河北丰润也有梁九功的家,还有梁的坟。
段家在啦啦湖,这个名单中的段益纯的兄弟段益三,引进美国资金和技术,创建了通兴煤矿,也就是后来门头沟矿的前身,被认为是北京地区近现代工业的开端,也是北京最早的合资企业,传说啦啦湖的“天梯”,便是段家开凿,上面的平地是段家的菜园。
齐马粱段四家中,排在最前面的齐家,除了齐文瑞这个名字,我倒没有查到什么信息,听说齐家在天桥浮西面的孟家胡同口。
马家在天桥浮,则出了一位马翰林。不过,我虽然多次从天桥浮过,也隐隐约约听到过马翰林的名号,却一直没有注意。前天路过天桥浮时,看到指示牌上有“马翰林故居”,不过当时也没有去找。倒是从峰口庵往瓜草地去的路上,开始琢磨这个马翰林到底何许人也。
现代网络条件,让好多事变得容易起来。上网一搜,关于这位马翰林的信息还真不少。
马翰林名叫马相如,汉军正蓝旗人,字兰溪、曼卿,号襄伯。同治元年(1862)二甲第七十二名
进士,也是二甲最后一名,算是很幸运了。网上有地方介绍,说他叫马云章,则不知道有什么依据,应该不可信。
在同治、光绪两朝的实录里,马相如出现了不少次:
同治元年:引见新科进士。得旨、徐郙、何金寿、温忠翰、业经授职外陈彝、柳熙春、......、马相如、......、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二年:引见壬戌科散馆人员。得旨、徐郙、何金寿、温忠翰、孙毓汶、业经授职。二甲庶吉士陈彝、......、马相如、......、游百川俱著授为编修。
同治五年:乙丑。谕内阁、此次考试翰詹各员。经阅卷大臣等校阅进呈。拟定等第。一等五员。二等三十七员。三等五十二员。四等三员。不列等一员。其考列一等之洗马孙毓汶、著以侍讲学士升用。侍讲学士夏同善、著以詹事升用。少詹事杜联、著以内阁学士升用。编修平步青、著以侍读升用。许其光、著以侍讲升用。考列二等之编修刘溎年......升用。以上各员。现在无缺可补者。.......考列三等之右庶子铁祺、左庶子常恩、均著以侍讲降补。侍讲学士惠林、著以侍读降补。左中允奎润、著降为编修。左赞善李祉、著降为检讨。检讨王庆祺、编修陆懋宗、郭怀仁、检讨张观准、均著罚俸半年。少詹事苏勒布、著以庶子降补。仍罚俸半年。编修贾瑚、王道源、陈振瀛、均著罚俸半年。纺修王昕、龙淇霖、温忠翰、游百川、检讨吴镇、编修马相如、均著罚俸一年。
同治七年:......兹据御史马相如奏称、各省积习相沿。于命盗重案及寻常词松。因循延阁。以致小民冤屈莫伸。并于京控案件。藉词延宕。久不审结等语。览奏实堪痛恨。嗣后各直省督抚。务当严饬所属。遇有词讼案件。随到随审。不得如前积压。并饬定限期。饬属依限完结。至于京控发交各案。遇有冤抑。必须早为申雪。其有逾期未结者。即行奏参。予以应得处分。毋得瞻徇回护。以清讼狱而恤民生。将此通谕知之。
同治九年:甲申。谕内阁、御史马相如奏、请严禁巡役藉端讹索等弊一摺。右翼监督徵收西山牲税。自应遵照定章办理。若如该御史所奏。巡役横徵苛索。于起票销票换票。肆行勒费。甚至徵多报少。种种弊端。不可枚举。亟应严行禁革。著该监督除将此项巡役从严约束外。将税则定章出示晓谕。并刊刻新票。以及换票销票。明定限期。不准官吏勒索使费。以安商民而除积弊。
同治九年:以内阁学士王祖培为广东乡试正考官。翰林院编修谢维藩为副考官。陈振瀛为广西乡试正考官。山西道御史马相如为副考官。国子监祭酒宝森为福建乡试正考官。翰林院编修刘曾为副考官。
光绪元年:癸亥。谕内阁。御史马相如奏。兵丁困苦。请复旗绿各营兵饷旧额一摺。著户部妥议具奏。
光绪四年:又谕。给事中马相如奏。请饬督抚考核州县一摺。各省被灾之区。全赖地方官于应办荒政事宜。尽心经理。方能实惠及民。著各该省督抚。将被灾地方州县官。认真考核。如有勤求民瘼。于一切备荒救荒之政。实力举行者。准其随时保奏。傥查有怠惰废弛之员。亦即据实严□□□尔□。以示惩劝而恤民生。
光绪四年:又谕。给事中马相如奏。近畿一带。现在明火盗墓抢劫之案。层见叠出。请饬拏办等语。著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御史、一体认真访拏务获。讯究确情。从严惩办。以靖地方。
光绪二十五年:以陕西按察使端方为陕西布政使。陕西延榆绥道马相如为陕西按察使。
光绪二十五年:陕西按察使马相如因病解职。以广东雷琼道冯光遹为陕西按察使。
从上面同治、光绪两朝实录,我们可以大致知道马相如的履历。同治元年中进士后,先任翰林院庶吉士,次年任编修。这大约就是“马翰林”称谓的由来。之后,马相如开始担任言官,曾任山西道御史,后升任给事中,其间还曾任广西乡试副主考。之后一段时间没找到记载,再次看到他的名字时,他的职务是陕西延榆绥道道台,并升任正三品的陕西按察使,相当于现在的陕西省委政法委书记。不过,同一年,他因病被解职了。算起来,假设马相如22岁中进士,从同治元年到光绪二十五年,宦海浮沉三十八年,当时已经是60岁的老人了。顺便说一下,马相如陕西按察使的两位前任,都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分别是赵尔巽和端方。
此外,马相如在延榆绥道任上,还在陕西榆林红石崖留下一处摩崖石刻“山河巩固”,让我们可以一睹他的书法。
关于天桥浮村马翰林,能查到的史料就是这些了。至于他卸任后是否曾返回家乡开馆授徒,就不知道了。
马相如“山河巩固”摩崖石刻,我没有去过榆林,网上盗的图,向原作者榆林TV致歉
http://s2/mw690/001ppG5bzy74UBqV89Xc1&690
三义庙前的雕塑。1948年国共双方曾在此处展开天桥浮战斗,但看服装,这几位不像共军,也不像国军。在三义庙旁,难道是刘备、关羽、张飞带着赵云,拿着现代武器要去找吕布PK?
http://s2/mw690/001ppG5bzy74UBGcuit91&690三义庙前的雕塑。1948年国共双方曾在此处展开天桥浮战斗,但看服装,这几位不像共军,也不像国军。在三义庙旁,难道是刘备、关羽、张飞带着赵云,拿着现代武器要去找吕布PK?
可能是马家的老房子